一,马家窑文化前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甘肃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图一)属距今5100年前的石岭下类型遗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黄色陶衣,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青海大通后子河马家窑类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瓮,夹砂黄陶质,器身已残,器肩部位堆塑着一位浅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厘米,五官锥划而成,体型瘦弱,神态悲伤,头侧垂发辫,整体作挥臂迈步状。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为装敛一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此外,传为甘肃出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头,嘴巴旁边绘黑圈,颇似有胡须的男子头像。这种男女塑像共存的状况表明:甘肃、青海地区在马家窑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处在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剧烈变革阶段。马家窑文化后期(包括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伴随着父权制的确立,装饰在陶器上的人物,几乎都是男子的形象。甘肃东乡、宁定等地出土的 3件半山类型人头形器盖,或在嘴巴及两腮部位画着胡须,或在脸上画着黑色的直线纹和锯齿纹,形貌狞猛,论者称之为古代黥面文身习俗的写照,或系装扮成野兽的猎人头像,而按照当时的社会分工,狩猎是男子的职业。此外,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地出土一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塑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闭目养神的模样。上世纪70年代中期,青海乐都柳湾曾出土一件引人注目的人像彩陶壶,属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厂类型遗物,作者运用浮雕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在壶颈和壶腹上部,堆塑着一位正面站立的裸体人像,不少研究者根据人像嘴旁涂黑彩和乳房很小等特征分析,认为是男子形象,反映了当时流行男性崇拜的习俗;但是从刻画的性器官形状来看,有的研究者又认为是女性的形象,或认为兼有男女两性特征的复合体。(见彩图人像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青海乐都柳湾出土)。而临夏市博物馆所藏(图二)这件人头形陶器为泥质红陶,捏塑而成。面部长6.5厘米,宽6.5厘米,头顶至后颈长5.5厘米。头面基本完整,彩稍微有脱落。该器物头内中空,表面略磨光,施黑彩,窄额长脸,椭圆形眼 ,绘有眉毛,眼窝深陷,高鼻有鼻孔,双耳较长,呈半圆形 ,双耳有小孔;大嘴微张,发式为直发,中分。其头发、眼轮廓线、嘴轮廓线均为黑彩绘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眼下方脸颊上的双直线条,仿佛是夺眶而出的眼泪 ,这在当时的彩陶的礼仪象征意义是,表现以泪水(脸上的线条)浇灌土地的“哭神”。而鼻孔下面的两条竖直线,犹如涕零不止,更是加重了悲伤气氛的渲染。
图一
图二
图二
二,中国进入青铜之前,有一个漫长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过程。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类型遗址中则发现过青铜小刀,甘肃永登蒋家坪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址中,也发现过青铜小刀。齐家文化时期,人类已进入奴隶社会,产生了阶级,甘青地区冶铜业已很发达,部落生产力随着铜质农具的出现而向前推进,齐家文化晚期坤青铜,铅锡青铜已大量提炼。奴隶对奴隶主的顺从,崇拜,再到萌芽时期对自然崇拜及初期神的崇拜。从陶器人形纹到青铜人头形器物,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发现的几件人头形青铜挂饰可以发现倪端。从这几件青铜人头形挂饰,(图三)(图四)(图五)猜侧应该是部落头领权力的象征,也是对神的崇拜。
图三
图四
图四
图四
图五
图五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青铜器 马承源
齐家文化铜刀研究 陈光华
临夏市博物馆藏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人头形彩陶器盖 马玉香
图一图二图三,网络下载,表示谢意
作者陈光华接受采访
作者陈光华
作者:陈光华,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理事,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马家窑文化彩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文物艺术品鉴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