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假拍、拍假一直是拍卖行业的“隐形杀手”。而记者昨日了解到,中国拍卖业的第一部行业标准《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简称《规程》)正式出台,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艺术品市场的违规行为又多了一把“利剑”。
记者了解到,自1997年《拍卖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拍卖业开始步入法制化的发展轨道。但是,由于当前艺术品鉴定既没有标准,也没有法定的权威鉴定机构,假拍、拍假造成了拍卖业的困境,赝品防不胜防。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指出,现在行业标准出台了,能够从操作程序上减少假拍、拍假的可能性,同时进行有效惩罚。
据悉,《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中,在拍卖合同中提出要求委托人提供拍卖物的来源、所有权等的相关证明,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物有没有瑕疵,被业内认为此行规将有效避免虚假委托,也可以阻挡来路不明的艺术品流入拍卖市场。
此外,《规程》还对艺术品拍卖中的拍卖图录、委托竞投等重要术语作了界定,规定了拍卖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艺术批评家朱其表示,“这肯定是好事,弥补了之前拍卖法的一些空白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拍卖行业的操作流程,规范了参与拍卖的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拍卖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和纠纷。”
不过,他建议,相关部门有必要成立一个特定的鉴定机构和监督机构,在艺术品买卖交易中,还要设立一个更为明确的拍卖公司“先行理赔”制度,让藏家在拍到假画时能得到赔偿,既可以保护藏家的利益,又能提高他们竞拍的热情。
事实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很多,一些知名的、正规的拍卖公司在拍品征集过程中,可能还能做到严格把关,而一些小型拍卖公司可能对拍品“把关”不谨慎。
“该拍卖规程仅仅适用于文物,文物之外的当代艺术品却不受此规范保护,这可能是一个漏洞。”对于这部规程,上海一家拍卖公司的负责人肖先生也表示,拍卖业最大的约束力还是来自市场,拍卖企业如果想长久做下去,必须拥有良好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