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历程的整理和研究,在近二十年以来一直是海内外艺术学界和文化学界关注的焦点。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中国现代美术演变历程的特殊性正在于那些以欧美标准作为世界标准所无法衡量、难以包容的部位,由此产生的问题诸如:美术的“现代性”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如何辨析和界定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什么是中国画发展演进的现代形态?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前卫艺术及其在中国现代美术中的位置?中国现代美术在全球化境遇中的未来可能性又将如何?然而,这些似曾相识的问题,在人们的脑海里总是停留在仿佛清晰、实则困惑的状态中。2006年年底的上海,一场主题为“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为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建设性答案。
该学术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上海美术馆主办、中央美院美术学研究所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中心承办,于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作为研讨会学理内容的组成部分,“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和“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文献展也在上海美术馆同期开展。此前,主办方中央美院已于香港城市大学成功举办了“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美术转型”跨学科学术研讨会,集成了多学科群体,构建了一个高层次、跨领域的学术研究视野。在此理论奠基之上,本次学术研讨会邀集了海内外中国美术研究领域的50余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种种方案和策略性选择进行研讨,堪称近年来中国现代美术研究领域的高端峰会,也代表着中国现代美术史论研究的最高水平。
在历时三天的研讨中间,会议发言的顺序设置按照潘公凯先生的课题“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提出的“四大主义”的逻辑结构向前推进,层层发掘、步步靠近问题的核心——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与现代性问题。
研讨会首日上午的“中国现代美术宏观研究”单元由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先生主持。主办方代表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先生首先就“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研究的历程和三次研讨会的规划结构进行了详尽而精到的介绍,就现代和现代性问题的界定、此课题研究的前提“未来视角”、“‘自觉’作为‘继发现代性’的标准”等原创性命题与中国现代美术的“四大主义”等学术问题进行了阐释。邵大箴先生认为此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于为百年以来中国艺术的整体性历史正名,打破以往世界主义的西方视角对于中国的现代主义的误读。水天中先生的发言从历史观之流变的角度,谈到“通变”作为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的重要性;刘曦林先生认为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的演变,是由艺术的自律性规律与经济政治文化开放的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王宏建先生则从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认同、流变、转型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油画现代转型的进程。
“传统主义”讨论单元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卢辅圣先生主持,丁羲元、洪惠镇、舒士俊三位先生分别从价值标准转变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前提和历史脉络。沈揆一先生阐释了30年代中国画家如何应对西方教育体制对于传统的冲击和理论的挑战。惠兰女士论述了传统主义作为四大主义之一的现代性特征;汤哲明先生分析了中国画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化过程中的市场化、平民化的兴起与政教化的衰弱。皮道坚先生讨论了全球化与都市化背景下的现代水墨艺术;任道斌先生则以“怀文抱质”为题,饶有趣味地回顾了中国美院培养第一届国画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生的一段教学经历。
“融合主义”讨论单元由中央美院教授薛永年先生主持。安雅兰女士通过相关作品图片的展示,阐释了17世纪个性派画家对于民国后期中国绘画的复兴起到的鼓舞作用。郑培凯先生与朱锦鸾女士则以丰富的图像展示,分别讨论了近代中国人物画的“写意的现代性”和中国水墨画吸收西洋绘画风格的历史。潘耀昌先生阐述了50年代中国画系的调整和写实风格的转变;徐虹女士认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体制的变革是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的双重选择。李超先生讲述了30年代上海孤岛美术的融合之路对于中国现代美术的作用;曹庆晖先生对于油画民族化思潮中的罗工柳油画研究班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论证。徐建融先生则从道德与艺术的关系出发,尖锐地指出当今艺术家的人品不容乐观,同时也诙谐地分析了民国时期油画不为上层人士欢迎的社会伦理缘由。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理论”讨论单元由中国美院教授范景中先生主持。包华石教授讨论了“五四”以来的中国艺术领域中“现代”与“西方”两个概念的混同性。范景中先生认为,潘公凯先生的课题的意义,在于其看到了“观念对于人心的冲击和对社会的变革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以及课题的背后“强大的现实智慧、现实胆略和现实眼光”。易英先生由对于现代性概念的厘析入手,从图像形式分析的角度,讨论了1985-2000年间的中国当代艺术问题。李公明、邹跃进、顾丞峰、邵琦四位先生分别从政治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建构的角度各自提出了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政治文化基因和混杂性,并对现代性与现代转型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众主义”讨论单元由中央美院《世界美术》主编易英先生主持,陈瑞林先生论述了城市文化与大众美术在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的作用;高天民先生讨论了20世纪中国美术历程中的大众主义倾向的艺术现象及其艺术特点;孔令伟先生从三个不同层面讨论了西方人体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转换。林木先生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反应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中国情感,而不能简单模仿西方模式。张晴先生介绍了2000年上海双年展的学术背景与主题;独立策展人李旭则阐述了中国抽象艺术的本土化发展历程。黄专先生则认为此课题的重大意义在于它重新恢复了中国学界、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综合判断和整体把握的兴趣。在自由讨论单元,于洋、王云亮、周功华等年轻学者也就相关研讨内容作了发言。
第三日下午的自由论坛单元,由中央美院美术学研究所副所长宋晓霞女士主持。三位20世纪中国美术的亲历者,中央美院教授、著名画家杜键、钟涵、袁运生先生以他们的思考和亲身体验,就会议主要议题发表了精彩的感言。研讨会最后,由邵大箴先生代表潘公凯教授和这次研讨会的承办方中央美院美术学研究所致辞,向与会专家学者对于课题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表示感谢。
本次研讨会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与“现代性”的研究,及其对一些重要的美术理论问题的“学案”式立体剖析,必将促进国内美术学界重新审视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重新认识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独立自强的时代进程中,中国现代美术家们对时代巨变所做出的“自觉”回应。这也正是此次研讨会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建设性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