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到了唐宋时期,是一个高峰。先前的中国画是画匠画工为主,文人极少参与,书画作品更多的是作为装饰或者政治宣传表彰作用。但是在两晋时期,史籍中已经有星点记载文人特别是一些书法家已经用书法的笔法创作一些绘画作品,但是尚未形成风格和产生一定影响。隋唐的政治大统一,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科举制度的实行和诗文取士也为文人特别是诗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文人地位升起和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带动整个文学艺术的空前发展。诗词文章,书画艺术在唐代飞速发展,绘画在唐朝与文人阶层接触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文人从事绘画创作活动,并形成一种风气,特别是王维以后,作为中国文人画的鼻祖,王维不是第一个画画的文人,张衡,王羲之父子,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都是绘画界颇有名声,但是王维的影响远超前代,王维在文人墨客,迁客骚人中的文学地位,引导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甚至主动从事绘画的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成了文人作诗一个境界追求,也是山水绘画的一种境界追求。
文人墨客凭借良好的书法功底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以儒家经典为主,宋以后以五经四书为主),古人从小开始练习书法,识字,儒家经典学习,从此正式把绘画艺术从工匠画匠的作坊正是带入了文人的书房,自此,中国画开始了与文人的不解之缘。绘画给文人墨客带来一种诗词文学之外的艺术形式;文人墨客给绘画这种艺术形式赋予了一些新的内容,创作形式从先前的画壁,布帛等,逐渐转为以宣纸,笔墨为主,同时也赋予了中国画以新的内容-思想性,除了在绘画创作把书法用笔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同时也把中国文化的一些传统思想包括哲学思想融入到绘画艺术创作中,真正把中国画从边缘艺术上升为一种思想性艺术性更高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形式上,文人墨客对于绘画影响就是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写意绘画的发展,两宋以后中国文人为主题绘画艺术几乎全部就是中国写意,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中国工笔画除了皇家画院几乎完全被摒除,整个社会难得一见工笔画了,都是写意画的天下。这是文人墨客的极大的文化影响。中国画在文人墨客参与基础上的繁荣,也意味一种趋势,文人的胸怀的视野也影响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记得陈传习有文字说中国文人,先秦两汉文章是经天纬地,内容是天下道德,唐人范围缩小,但还是国家道德,宋人就是一山一寺,元明就是一室一斋,及至清人便是一草一木。文人墨客创作题材的不断缩小,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文化视野的缩小和胸怀的变化。早期文化以天下,教化,道德为己任,胸怀天下,气势恢宏,随着时代发展,文人地位虽然提高,但是更多的是附属于从属地位,服务政府皇帝,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立政治地位,所以被阉割了是太监,但是思想被阉割了的就是文人墨客,特别是两宋灭亡,有骨气的文人都殉了国,留下不是残延苟喘,苟活性命的遗民逸民,就是卖身求荣,饮辱求全的文人骚客,没有了汉民族的骄傲和大中华的自尊,自然在屈辱中少了一种气魄。
明朝朱元璋农民式简单粗暴直接的特务政治,更把中国文人的唯有一点骨气和耿直也抹杀殆尽,从此文人墨客就成为了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不仅心理弱势,身体形体也被摧残。清王朝不仅再次强暴了中国文人特别是汉民族的自尊,侮辱了汉民族的尊严,同时通过残酷的文字狱,把中国文化里的文人墨客耿直和社会责任机会再次刷洗一空。文人墨客为主体的中国画,可以说创作题材,也从关心天地万物,转为身边的草树花木和房宅田林,甚至是关心个人情感小世界。陈淳,徐谓,唐寅,八大,扬州八怪等就是一群失意文人的代表,不如说是一群被阉割的,正在艺术里释放个人压抑情感的落魄文人。文人视野和胸怀的不断缩小局限化,也把中国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写意画带入了一个狭隘的天地。因此中国画的未来发展不在于技法技巧,这些都是形式层次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是艺术家的视野,胸怀,独立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思想境界没有改变,中国人到哪里让人感觉都是没素质,暴发户。中国的艺术节也是如此:浮躁,无耻,没有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会写一手好字就是书法,书没读过几本,看不懂的文字大把,然后就厚颜无耻号称书法家,你大爷,你看看两晋隋唐宋元明清,哪个书法家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会画几幅鸟画,媚俗低俗艳俗就号称一代大师,开创潮流,我想这些乌龟王八蛋开创就是中国文化艺术界无耻卑鄙的新境界。
中国画由诗,书,画,印等几个方面有机组成,诗不仅体现在画面上的题款诗词文字,还有画面的诗意性,文学的含蓄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和格调。书不仅是书法,不是说用书法在画面上写字,更主要的是书法的用笔入画,把文化的底蕴内涵,抽象的书法线条和具体绘画中物像的创作描摹结合在一起,比如吴昌硕,齐白石等人作品。画不是说简单的绘画,而是一种物像的绘画意象的提炼,升华,用凝练的笔法表达一种简洁清晰的含义,不管是写景,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写实也好,写意也好,都有一个清晰的思想,意境,情感在画面里,有自己清晰的表达主题,这是文人画的一个特点。景物造型,计白当黑,阴阳平衡,黑白相辅,要求是书法用笔,要求变化无穷,而又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画”是绘画作品的主体,求其神韵,无论形似神似,要求气韵、格调、精神、内涵。在似与不似是一种生活的精神的感悟与领悟,是一种对自然,世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印”,就是印章,也不是独立于落款,而是在于均衡,补白,添彩而用,更要“印”的大小,形状,布白,刀刻风范同画家气质,画面风貌相吻合,锦上添花。一些闲章的加入更加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文学性和内涵性。这些说明,中国画要求有很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广博的文史知识,单一的绘画造型能力和技法技巧,只是中国绘画最基础的基本功,而更多的是绘画造型以外的东西,是学养,胸怀,品格。自古以来,也有许多精于造型色彩的绘画作品,但是综合素质的原因都只能被称为画匠,唐伯虎的师傅周臣技法绘画在唐寅之上,但是他的作品的格调气韵非周臣可比,这不仅是学识修养的区别,还有气度胸怀和思想境界,思想水平的高度的差别。这就是一个艺术和修养学养相关的例子。真正的中国画,不仅是文化文字,书法文学,还有自然社会的观察思考,社会责任和热情,还有画家的学养,思想认识的高度和个人的气度胸怀等,大师不是两个字,就如师字的字形结构一样,不仅要有两把刷子,也要有盖得住的能力,和可以抹得清的功底。两把刷子是技巧技术,盖的住的是气势胸怀和能力,抹得清的功底就是能力功底和沉得住的底气。希望那些妄称大师的人好好回去修身修心修学修德再回来修技修法,才有可能无愧于所谓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