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中央电视六台电影频道播放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第六集《夏王朝觅踪》中介绍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占卜骨头。纪录片中播放解释说:“从二里头另外的考古发现,认证了夏朝法师的存在。在二里头宫殿周围,这些布满了明显烧痕的动物骨头,正是法师最主要的占卜工具。” “这些密密麻麻的烧痕,我们虽然无法判断它们所预示的祸福吉凶,但我们却能够看出先祖们对生活以及神的向往。”纪录片中虽然只介绍骨头上的烧痕没有介绍有文字,但我从中看到一块占卜骨头上有刻划符号,似山东大学刘凤君教授发现的骨刻文。我截图发给刘教授看,刘教授看后回电说:“是骨刻文,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骨刻文,应和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关系更密切!”(图一、二)
图一、二里头遗址宫殿遗址周围出土骨刻文
图二、二里头遗址宫殿遗址周围出土骨刻文(局部)
“考古学界认定二里头遗址,应是夏代晚期都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巍教授在片中介绍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春青研究员介绍说:“二里头遗址年代测定是公元前1750年,属夏代中晚期都城。”这个测定年代与刘凤君教授测试的“寿骨60”年代距今约3700年相符,同时也在骨刻文产生和使用的年代距今约4600——2500年之间。
这件占卜用的骨头上所刻字符与“龙骨1”字型接近。(图三、四)
图三、龙骨1
图四、龙骨1(局部)
“龙骨1”也是占卜骨。刘凤君教授认为:“骨刻文字体造型大体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支型和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三大类”。(1)这件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骨刻文和龙骨1字体造型都属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类 。(图五)
图五、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骨刻文
刘凤君教授经过广泛的田野调查明确指出:山东的济南、淄博、潍坊地区和河南省郑州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及江苏北部地区等许多远古文化遗址都出土这种刻写文字的骨头。“这种早期文字,是当时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文字。”(2)偃师二里头遗址处在黄河南岸,东距郑州约160千米,出土骨刻文不是孤立现象。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这块占卜骨头上所刻字符,属于骨刻文中晚期文字,比甲骨文早几百年,与安阳商代甲骨文应该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
注释:
(1)刘凤君:《骨刻文》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28页。
(2)刘凤君:《骨刻文》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