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潮,男,汉族,1967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现任得一潮元钧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禹州市正玉钧瓷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总顾问。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第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郑州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河南许昌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华海潮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先后荣获2008魅力河南十大人物、和谐中国2008年度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位居“五大名瓷”之首。钧瓷的名贵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自然形成,而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即“钧瓷无双”。这些釉变画,千变万化,意味无穷,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出窑一幅无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且其釉透,釉活,胎质精纯,坚实细腻。民间亦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之说,即所谓“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
钧瓷文化一直是宇宙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当代,钧瓷有传承,有发展,亦有创新。文化需要创新,钧瓷也一样。现代制瓷人都想打破桎梏,在有继承的创新中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张海潮始终坚持“钧瓷需创新”的理念,其作品一向是在保留古代工艺的同时,在传统器型制作中加入自己的思想,从而制作出新型的瓷品。可能是张海潮大师为人率真恬淡,温润敦厚,术业精进,造诣至境的原因,其作品总能令人心旷神怡,忘却凡尘,因对钧瓷工艺慧眼独具,加上潜心钻研,众作品着实已蔚为大观。
除去中国与佛教两种文化融合冲击下而生的新型神垕钧窑钧瓷珍品《佛音》外,张海潮大师又一佳作问世,那就是《无我舍利塔》。佛教文化于钧瓷的渗入,同人生经历和经验的宝贵感悟给予了此作品的灵动和高深境界。
张海潮作品《无我舍利塔》高50余厘米,釉色变幻莫测,釉层含蕴晶莹,凝重深沉,庄严肃穆,精致耐看,意韵无穷。该作品以塔为原型,分为上下两部,下部底座坚实敦厚,上部塔身线条明朗,棱角突出,起伏恰当,犹如佛祖端坐其上,令人望之俨然!
塔的想法,源于波折起伏人生中的“静思冥想”,有了信仰,也就钟情,从而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有缘相识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密功德所得所重。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舍利,意在避免众生升起依赖心,甚至升起厌烦懈怠之心。这与我们的信仰相契合,借由此福报,开悟见性,放弃人生执念,利益世间众生!佛学理论强调“无我”,求空,涅槃寂静。所谓“无我”,亦是淡化名利,超凡脱俗。
丰子恺先生说:“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换种说法:人生分别在三层楼上展开:第一层楼上住着寻觅自我的人,第二层楼上住着建立自我的人,第三层楼上住着放下自我的人。无我,即一种“顿悟”,是自我疆界消失的一瞬间的体验,意味着自我的消解。经由“自我”意识达到“无我”的状态,精神得到了提升,灵性也得到了成长。在这个境界当中,你所做的一切,你所行的一切,你所想的一切,已经全部的无我,一切都是众生,利益众生!
瓷器,是水与火的艺术;钧瓷,是天与人的对话。对于此佳作《无我舍利塔》,不论是陈列于展柜中,还是置于佛堂中,都是一种美的享受,“美”于寂然,“美”于沉思,更“美”于敬仰。
当代钧瓷,件件巧塑天工,意境深远,是代代艺人传承创新的结晶!它们都产于禹州神垕,一个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如今,神垕入选国家级经济发达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前些天,第十一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已经在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隆重举行,进行了开街仪式,并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这一窑火,灼烧了数千年 ;这一座镇,照亮了禹州半边天。你要记住,在河南,在禹州,有个名叫神垕的小镇,以爱的名义,一直在静静地等待着你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