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栏目与北京市文资办共同推出的特别节目--“文化消费是什么?”系列访谈将全方位、有深度的解析本次活动。本期文化名人访邀请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先生和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田原先生,和我们聊一下艺术品消费的相关话题。在访谈中,西沐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格局,总体来看艺术品市场尚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
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
中国艺术品市场消费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从几十亿、几百亿,到三千多亿,市场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与此同时,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也不断兴起。
关于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西沐谈到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期。除了画廊经营、拍卖行拍卖、艺术博览会展示等等一系列原创艺术品发展势头迅猛外,民间艺术品在新的消费体系和新的市场经营理念推动下也在蓬勃发展。
西沐认为,这种成长基于人均GDP不断增长的大背景。根据国外经验,人均GDP超过五千美金时,消费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这个数字,消费结构正处在一个迅速转型的战略阶段。艺术品消费市场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
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在发展和发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基本特征。西沐介绍到当前我国艺术品消费市场,高端和低端的市场比较混乱,中间层面的艺术品消费由于产品结构、市场体系各个方面存在缺失,发展还存在很多瓶颈。因此,总体来看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培育的初级阶段。
当代艺术品市场 本土资本话语权定价权缺失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调整的时候,重灾区是中国的当代艺术。2013年秋拍中,《最后的晚餐》创下1.8亿港元的亚洲记录。当代艺术品频创天价,很多人质疑这种高价背后存在很大的水分,炒作风险很大。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西沐认为没有明确的证据,不能说这是炒作。他认为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价格较高的一件拍品,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出机构对当代艺术价格的焦虑。当代艺术市场规模的成长,更多地是靠本土资本和本土收藏家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本土资本与本土收藏家话语权与定价权的主导性是缺失的。
因此,如何培育健康的当代艺术市场?西沐认为本土资本与本土收藏家应提升文化的自觉意识,更好地建立本土资本和收藏家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价值评判体系,从而掌握更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出符合民族文化和精神民族文化大背景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这样,当代艺术市场才会走向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