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白堤一路向西,眼前是一片黛瓦粉墙。穿过一座月洞门,扶疏的树影、婉转的鸟鸣,摩崖石刻间遍布苍绿的苔藓,亭台石坊间,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隐隐凝出水露……这里,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印学团体西泠印社的孤山社址。
走进孤山社址,镂空的围墙将园外的西湖垂柳青山借入园内;曾经的会友大堂如今陈列着诸多藏品和待出售的印石;柏堂前是乱石围就的水池,里面养着艳红的金鱼;回廊上展示着明清至现代名家的刻石。对于大多数游人来说,这只是西子湖畔一座清雅的园林,然而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这座园林却是海内外无数印人心中的“圣地”。
1904年,浙派金石书画家丁仁、王禔、叶铭、吴隐在孤山南麓西泠桥畔发起成立专业社团,“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曰“西泠印社”。岁月沧桑,西泠印社逐渐从籍籍无名的雅士团体攀上了印学社团的巅峰作为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也因其在国际印学界的崇高地位,被赞为“天下第一名社”。
2009年9月30日,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中国篆刻艺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经审议通过,成功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西泠印社继国家级社团、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驰名商标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称号,这同时标志着西泠印社作为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权威认可。
作为杭州市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体制改革前,西泠印社社团、孤山社址、经营部门、出版社、事业单位对外都称“西泠印社”,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在一起,社团、事业、产业无法按照各自的规律运作,各种资源要素陷于内耗而无法形成合力。重塑发展主体,明晰主体界限已经成为西泠印社各项工作向前发展的关键,改制就这样开始了。
在保持社团性质的同时,一方面,直属杭州市委的管理机构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成立,负责协调管理西泠印社的日常事务,承担起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职能,如文物保护、品牌保护、公益性教育培训等。另一方面,西泠印社以艺术品行业为主线,努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规模、档次和水平,在巩固印泥、裱画、篆刻等传统项目的同时,积极涉足新的领域,投资新建了出版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拍卖有限公司鉴定评估中心等一系列新型公司主体。通过吸收社会资金,以有偿许可、统一管理品牌使用权的方式,西泠印社逐步形成了一条以品牌和资产为“双纽带”的产业链。
2008年2月1日,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西泠印社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标志。至此,社团、事业、企业3大类主体最终得以确立。
2011年,西泠春拍以15.2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89.5%的总成交率,创下中国南方艺术品市场的最高纪录。
作为西泠印社产业类主体的一支生力军,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短短7年间已经成长为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的后起之秀。从2005年至今,西泠拍卖连续创造、刷新并保持着中国南方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其强势崛起为西泠印社产业全面进军艺术品市场找到了突破口,同时也改变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地域格局,使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又一个中国艺术品交易重镇。
收益之后便是反哺。统计显示,改制至今,由西泠印社品牌衍生出的“西泠拍卖”、“西泠出版”、“西泠鉴赏”等公司反哺力度逐年加强,西泠印社品牌建设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2004年以来,印社先后成功举办了吴昌硕先生诞辰160周年纪念活动、西泠印社篆刻艺术评展等10余个大型艺术活动,连续举办了多届以篆刻为主题的比赛,赛区遍布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大提高了印学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文化培育产业,以产业反哺文化,在社团、事业、企业三大主体的共同努力下,西泠印社走出了一条公益性文化事业整体改革与经营性文化产业转企改制两条主线并行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