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文化之美·绣色可观: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年度成果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30日,中国农历新年大年初九。
绣色可观展览现场
绣色可观展览海报
指尖传奇意,锦绣夺天真。粤绣匠人们的手指在绣地上翻飞,龙凤花草、祥云吉鸟跃然其间,虽为人作,却若天生。本次展览旨在尝试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嫁接,探索非遗作品在现代语境中的表达。
潮州古建筑在现代展览空间中的映射
绣色可观的展厅面积仅200平米,但展品内容却非常丰富,共有口罩作品236件,大师作品8件,粤绣藏品1件,VR数字作品2件,刺绣工具若干,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展览的层次感是展览团队考虑的首要问题。
素有“潮州小城”之城的龙湖古寨曾是粤绣项目成果展的首选地,古寨中有几处极富特色的空间,一曰阿婆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富甲潮州的黄作雨为其生母周氏所建,被称为中国第一座女性祠堂。一曰方伯第,原是嘉靖时广西布政使刘子兴的宅第,民国时被刘氏后裔重建。其“四进一后包带花园”的建筑格局和大量的西洋装饰,是难得的中西风格兼备的潮汕特色民间建筑。另有一处荒废的旧院落,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但却另有一番虽经风霜而不倒的坚韧。这几处空间都不同程度暗合了粤绣的气质,牢不可破的宗族孝义观念、浓墨重彩的审美情趣、中西交汇的历史际遇与无法回避的传承困境……。尽管本次展览无缘在潮州举办,但展览团队没有完全放弃之前的想法,而是将潮州古建筑以艺术化的方式映射在工美馆展厅中。
阿婆祠与空院落
展览主展区借鉴了潮州方伯第的院落空间布局
设计师利用像素化处理的古建筑图片、镜面、珠帘,塑造了阿婆祠和空院落的空间意象,搭建了与方伯第格局一致的主展区,并利用镜面将其无限延伸,在放大空间的同时,提升观众观展趣味。另外,展览团队也使用彩色麻绳、线卷轴等物料丰富空间。最终,粤绣展厅呈现出了一种与以往全然不同的空间风格,也弥补了空间面积的不足。
数字技术、传统民俗与粤绣作品的趣味呈现
近些年的刺绣作品展示,多以平面装裱的刺绣画面为主,刺绣之美通过这种方式虽然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但趣味性确实大打折扣,因为作品的呈现没有与它扎根的地方特色文化产生链接,也没有试图展示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能性。但这两点在“绣色可观”粤绣展中都得到了重点关注。
“劳热”是岭南地区特有的民俗庆典活动,起源于当地人民对大自然和土地的崇拜与敬畏。“劳热”期间,当地民众会用“营老爷”的方式欢庆丰年。村中挑选的壮丁请神像上神轿,由标旗、仪仗队、醒狮、大锣鼓、潮州乐队作为前导,巡遍乡镇各主要道路一圈,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彩眉则是潮州宗庙祠堂常见的刺绣装饰物。本次成果展中展出了一副创作于上世纪60-70年代,6米长的《“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潮州市忠勉绣庄收藏)。彩眉上,当时的绣工以潮绣工艺栩栩如生地刺绣出鲤鱼舞、潮州大锣鼓、舞狮、舞龙等劳热的经典场景。这幅作品不仅是对潮绣工艺的展示,更是对潮州民俗活动的再现。本次展览中,
这幅绣品搭配其中使用的刺绣物料、特色针法和纹样的详细说明,带领观众系统了解粤绣工艺和岭南民俗文化。
《“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
展览艺术总监何为更是受粤绣和“劳热”的启发,带领咀嚼间团队创作了作品《非遗数字计划-龙珠系列》和VR数字艺术作品《祠堂香火》。《龙珠计划》选取粤绣经典纹样,分别针对粤绣的针法、颜色、立体感等特征,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创新的数字化演绎。《祠堂香火》则通过数字程序,将粤绣幻化成斑斓涌动的神秘"生命体",观众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进入虚拟沉浸的粤绣"元宇宙”世界,跟随作品《“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中的节庆游行队伍,亲身体验地方热烈的特色文化氛围,并走入澄澈通透的数字岭南祠堂空间,开启一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虚拟旅行。
咀嚼间VR数字艺术作品《祠堂香火》
咀嚼间VR数字艺术作品《祠堂香火》
观众现场体验VR数字艺术作品,场面热烈
展览中深受小朋友欢迎的粤绣创新口罩展区,146个粤绣口罩分布在各色的头模之上,以刺绣纹样装点人的面部,花草鱼鸟龙凤蝴蝶也仿佛更鲜活有趣了起来。这些作品都由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工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的学员们完成。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极富挑战的创新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需要跳出以往熟悉的创作路径,将粤绣与其他多种工艺结合,将粤绣与生活感悟结合。这些作品一经展出便得到了现场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的喜爱。
粤绣口罩创新作品展区
粤绣口罩创新作品展区
粤绣大师们的经典作品也集体亮相,精美的作品与精湛的技艺令人赞叹。大师与新生代、传统工艺与数字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化展示,粤绣的前世今生尽在“绣色可观”。(图:吕博 文:郑静)
孙庆先潮绣作品《好运来》
陈少芳广绣作品《靓荔枝》(左)、《绽放》(右)
《“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
展览空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