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五一劳动节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推崇劳作、劝课农桑的传统。清朝的雍正帝在位期间极为重视农业,他曾说过“农人辛苦劳作以供租赋,不仅工商不及,不肖士大夫亦不及也。”在雍正执政的十三年里,除雍正十年,他因偶感风寒没有亲自参加亲耕典礼外,其余十二个年份,他都到先农坛参加耕田典礼。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祭先农坛图》,生动描绘了雍正参加亲耕礼的画面。
近期,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大展中的多媒体展项“祭祀乐舞”便以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祭先农坛图》卷一为底本,将古画卷与LED曲面屏结合,利用视听多媒体重现雍正帝在先农坛参加亲耕礼祭神农的盛大场景。
“祭祀乐舞”多媒体展项
论语里记载“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而本次“祭祀乐舞”多媒体展项就生动复现了记载在古籍里存于想象的中和韶乐、干戚舞和羽籥舞,让大众看到中轴线上礼乐交融的祭祀礼乐,多层次感知到中轴线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建筑概念,它也是一套掌管人间秩序的时空礼序,从古代帝王之家至寻常百姓,这套秩序理念已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01 从一句话开始
“祭祀乐舞”多媒体展项在开展后备受好评,多媒体总设计王泊乔和DAC中数艺团队试图利用视听语言让典籍中专业陌生的文字符号变得亲切可感,观众置身半沉浸式的空间,就能与乐舞生面对面体会中轴线上鲜活的礼乐文化。
不过,这个展项最初只是源自首都博物馆展览大纲上的一句话,“重现中轴线上的祭祀乐舞”。因为中轴线及其所形成的政治、宗教场所是古代帝王举办各种礼仪活动,向上天汇报自己职责的最主要空间,祭祀乐舞是中轴线上的重要礼乐活动。
先农坛祭祀用雅乐,源自上古,成于西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已经渐渐失传,缺乏具体可感的乐舞参考。王泊乔和创作团队当时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什么是祭祀乐舞?要演绎这一兴发自古代的乐舞势必要搞清楚它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于是我们开启了一段“数字考古”之旅。
02 如何将祭祀乐舞数字艺术化复现?
-用历史做内容-
以策展大纲上的展品《雍正帝祭先农坛图》为切入点,DAC中数艺创作团队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尝试研究清乾隆时期《律吕正义后编》所记载的清帝王在中轴线上祭祀乐舞的舞蹈和曲谱,厘清《雍正祭先农坛图》这一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首都博物馆专家还提供了祭祀乐舞的初始动画资料作为创作参考。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
清/绢本设色/纵61.8厘米,横467.8厘米
《雍正祭先农坛》是雍正帝前往先农坛谒神农、行祭礼的场景,展项除了属于营造的沉浸式体验外,其现实意义在于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历史画面,传递清代宫廷纪实绘画富丽奢华、庄重严整的审美效果。因为《雍正祭先农坛图》这幅古画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甚至是考古价值,所以我们在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的同时,始终保持把握艺术设计的分寸感,从而最大程度地将文物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艺术魅力展现给观众。
当我们了解清楚画面中所记载的乐舞形制、内容和历史人物,“祭祀乐舞”多媒体展项的内容和叙事便自然而然地涌现了。数字媒介恰好可以整合既往的书籍、绘画和动画等媒介形式,从《四库全书》开始,演绎书本上所记载的初献与终献的舞谱。《雍正祭先农坛图》画卷展开,观众仿佛化身雨燕穿越云雾来到祭祀现场。雍正帝身着石青色祭服,在一众官员侍卫的前引后扈下缓缓行进在御道上,前往先农坛。乐舞生伴随中和韶乐重现羽籥舞和干戚舞。在与首博策展团队沟通动画分镜内容时,首都博物馆专家和展陈设计师还提出可以用弧形屏营造具有沉浸式的体验空间。
活化的四库全书《律吕正义后编》中社稷坛祭祀时的初献舞谱
观众仿佛化身雨燕穿越云雾
先农坛祭祀现场
-让古画活起来-
文博数字艺术化的作用就在于用当代人最容易接受的视听语言复现历史情境,将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上祭祀典礼活动时庄严肃穆的礼乐舞蹈还原演绎,“祭祀乐舞”多媒体展项中的各类元素都由故宫博物院提供的高清扫描原作中取材,采用真人拍摄与动画制作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雍正率百官进入御道时的画面,由于清代人物绘画写实性较强,动画既要保证动态化的人物动作流畅,透视准确,又要符合古人气韵,同时还需要呈现画面中不同人物的动作细节。我们最开始试图参照原绘画风格,制作二维动画,但人物的动作效果不协调,于是在后期调整策略,将原图进行扣像、建模,查阅相关影视化资料,制作成三维动画。再运用三渲二的数字方法,将模型仿真原作的绘画质感与艺术风格,还原融合到原画之中去,经过反复的试验、调整,以达到活化古代画作的目的。
石青色祭服上有明黄衣摆的人物为雍正帝,满怀庄严感,在前引后扈官员的护卫下,缓步走向祭坛
陪祀大臣却不都像皇帝那般虔诚,除了紧随豹尾班的几排大臣步伐还比较齐整,后面有的人竟三五成群,交头接耳
武乐生跳“干戚舞”
-古乐舞重生-
为了能够尽量还原祭祀乐曲《中和韶乐》,首都博物馆专家组织天坛、先农坛等多方专家,最终联系到了研究清代宫廷音乐的海政歌舞团指挥黄海涛老师。
祭祀乐舞,庄严肃穆,似此不足敬神祇。我们原以为祭祀乐舞所用之雅乐极为异常华美,但黄海涛老师告诉我们雅乐的风格是中正平和,因为它是献给天地日月诸神的,注重礼仪,崇尚肃雅。如果通俗点说,它其实不是被用来赏听的,而只是古时候祭祀仪礼上的一种仪式性的音乐。
黄老师先把古乐谱翻译为简谱,又将这些重要资料无私贡献出来。
“曲、舞谱已找到,业已下载,待发出。我去做核酸,回来再发。”
翻译乐谱
舞谱
根据黄老师提供的曲谱,我们利用数字技术制作乐曲并编排舞蹈,生成小样之后,经过专家的反复指导,再调整乐器声音和节奏。
“首先是音乐,即所谓‘乐’,明清之中和韶乐,即前代之雅乐,雅乐特点为一字一音,且异常缓慢,一音约长三四秒,完后再奏下一音,如此连续。你的音乐太快了。
再说‘舞’,看来你是见过舞谱的,只要按谱动作,就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随着快节奏舞起来似乎卡通滑稽。如真用干戚侖羽而舞,将会手忙脚乱。祭祀乐舞,庄严肃穆,似此不足敬神祇。
首先要重做音乐,现在的音乐不可用,根据音乐再配舞蹈就问题不大了。我不知你用大祀之祭天、地,还是中祀之祭日、月,无论大祀还是中祀,其音乐均为一致无异。不知此乐为何人所录,问题颇多。
你在何处工作……如可能可面谈,小小手机难以说清。”
“尽管有诸多的问题,也只能求其次了。似想与加上舞蹈动画,人们更多的注意视觉而忽略听觉的。”
(团队前期创作时与黄老师沟通时的有趣对话,深为黄老师精益求精的精神折服)
尽管乐舞生人数众多,服装道具的细节等即使在高清屏幕上也不甚详确,但也务必要求精确。我们参考史料文献对乐舞生所穿的服饰,包括武舞生袍服上的销金花以及文舞生袍服的补子,以及乐舞生所用的道具——“干戚舞”所用的“干戚”和“羽龠舞”所用的“长干羽龠”等资料,经首博、先农坛的文物专家提供,一比一进行复刻。
文舞生和武舞生的服装参考
复原的乐舞生服装上的补子
在实际拍摄和制作阶段,我们寻找专业舞蹈演员根据音乐配合舞蹈动作,乐舞队由初献礼的武舞生和亚献礼、终献礼的文舞生组成,乐舞生舞蹈部分皆采用真人绿幕拍摄,再进行抠像,通过后期合成,在画中的先农坛祭祀场景里,完整再现祭祀乐舞。
绿幕排练过程
初献礼拍摄拍摄中
文舞生跳“羽龠舞”最终效果
03 创作后记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在接受《瞭望》采访时曾这样概括中轴线的文化特质:
“第一个关键词叫中正和合,中轴线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正就是正派公正。和、合就是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第二个关键词是井然有序。中华民族特别强调礼乐秩序,我们讲中轴线蕴含一种“礼乐交融”的气韵,不仅体现在刚才讲的国之重器、文化重器等有序布列其上,还体现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古代营建理念里。以中为尊,左右对称,层次分明。繁荣商业、市民生活,与各种建筑,包括四合院、高大的钟鼓楼、宽阔的故宫、天安门广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过去的文博展陈往往以文字图版、古籍和文物等方式呈现,观众与历史有着不小的认知和情感距离,但北京中轴线不是一座建筑、一件文物,那要如何将这样一个城市级别的文化遗产‘活化’,让观众多感官沉浸体验北京中轴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首都博物馆非常重视中轴线展览的内容品质、学术意义和展陈创新,DAC中数艺团队有幸与首都博物馆专业的策展团队和清尚的展陈设计师们共同打造“辉煌中轴”展览,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心,我们尝试将中轴线上丰富的文化信息从多个维度和层次传递给观众。用当代人最容易接受的视听语言复现历史情境,拉近人与历史的距离,让公众与中轴线的建立亲切的文化联系,激发年轻一代主动参与到对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之中。
中数艺DAC总设计师王泊乔为记者讲解“祭祀乐舞”背后的故事
地点 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
展期 长期(3年常设展)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单位:首都博物馆
本文撰稿:章媛 王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