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
笔者2023年3份已经在光明网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摄影史进入“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的文章,论述了“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的发展由来和定义。概括为:“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是摄影史在经历了“拍照片(Take Photo)”阶段和“做照片(Make Photo)阶段”之后,在AI技术的推动 下,摄影史进入发展的全新阶段。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摄影作品还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强大的创作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更多非摄影师群体也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自己的作品。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摄影领域的作品生成,在微信 朋友圈、小红书、微博等媒体上已经掀起了创作的浪潮。尤其在AIGC领域出现新引擎之后,解决了一直被诟病的手和脸部细节后,大量的用户开始使用这一工具创作。
首先介绍一下AI生成图片的技术原理。AI生成图片的原理是在计算机中用高斯曲线的数学模型,将复杂的信息加燥编码成一个高斯曲线,再通过接收指令将高斯曲线解码变成图像信息。人工智能内容生成(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原理通过识别文字或图片信息等,通过提示语(Prompt)生成画面。是一个先编码加燥波再解码的过程。一来一回中,实现了文字标定到图像生产的过程,而此过程为可逆。在摄影领域人物写实的程度已经发展到以假乱真,无法分清楚是拍摄的照片还是AI计算出来的照片。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轻松调用已有的摄影师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辅助创作,等于复活了大师来帮你实现创作。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库第一次将人类艺术史(包括摄影史)的成果统一起来,做到了在大师肩膀上继续创作的可能性。可以说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次生产力的改变。因此,当使用AI创作的时候,其实你已经站在了大师的水平线上。
但是,拥有一个强大的工具后,每个人真的都有可能变成大师了吗?笔者通过使用AI技术进行创作 总结出四个进阶的创作体验,希望探讨在“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创作思路,构建出想照片理论的四个构面。那么如何做到人人都是摄影大师呢?关于“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创作有别以往的方式和思路,笔者总结成四点:第一、打通时空局限;第二、调用大师风格;第三、运用导演思维摄影;第四、使用意面来创作。
第一、打通时空局限:跟以往任何时期的拍摄方式不同,用AI技术可以让创作者变成时空的旅行者,可以去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拍照。也许你已经用AI去周游列国,甚至去到外太空,这不足为奇。通过地点和年代的选择,你可以上一秒在北京胡同,下一秒在马达加斯加,也可以穿梭回到唐朝盛世,到80年的中国去街拍。地点的切换 如同随意门,而时间的穿梭就如同时空机。比如你可以输入关键词,中国80年代北京前门、街头摄影、一个在吃冰糖葫芦的小学生,就会瞬间获得相应的图片(图片1)。有人可能会质疑,这样的;零成本创作是否是摄影?我们看到摄影史上在“做照片Make Photo”阶段,艺术家Jon Rafman曾经利用Google街景的截图进行创作,作品包括使用Google街景捕捉的图像,以及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方式获取的图像。他将这些图像重新组合并编辑成为一些富有想象力和超现实主义的场景和景象,以探索数字时代对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和关系。“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Google街景变成了AI生成的街景,创作工具不同,但创作思路是延续的。而“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具备更深的潜力。
第二、调用大师风格:例如在刚才输入的关键词中加入by Alex Webb,变成:中国80年代北京前门、街头摄影、一个在吃冰糖葫芦的小学生、by Alex Webb ,就会得到Alex Webb风格摄影作品。Alex Webb是一位美国摄影师,以其富有鲜明视觉风格和复杂构图而著名。他的作品经常以高度饱和的色彩和复杂的图像构图著称,通过捕捉人物、环境、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来探索人类生活的复杂性。我们会发现结果与原来不指定摄影师的时候色彩完全不同(图片2)。如果我们请出战地摄影之神罗伯特·卡帕by Robert Capa,就会变成战地模式的黑白摄影作品(图片3)。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对摄影大师的风格足够了解,你就可以让摄影大师变成你的掌机或摄影助理,根据你的想法让大师来协助你进行创作。
第三、运用导演思维摄影:既然可以如此调用大师来协助,AI摄影就可以运用导演思维来创作。导演需要调度场景、演员、服装、造型、摄影、美术、灯光、演员、剧情、器材等。 那么AI摄影就可以在每个岗位上都调用明确的大师来帮你完成创作。注意,这里我们调用其他的专业的大师来参与拍摄也是可以的实现的。笔者曾在《兔笼女孩》之粉色风暴的系列中,调用了建筑摄影师马西莫·李斯特里by Massimo Listri来做场景设计,因为他拍摄过欧洲拍摄3500余座宫殿、历史建筑。调用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by Andreas Gursky来让兔子变成阵列的构成,因为他擅长拍摄消费主义下阵列摆放的物品。调用英国时尚摄影师蒂姆·沃克by Tim Walker,因为题材是超现实而由赋予时尚感的人像摄影,他是以其神奇的想象力和奇妙的视觉效果而著名。笔者选择了ARRI这台拍摄电影的摄像机,设置好快门和光圈等参数。同时,选择了拍摄角度,以及控制了人物的姿势和表情,服装色彩设定为粉红色。于是就出现了(图片4)的作品。 由于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导演工作,所以对这套导演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当然对服装进行品牌、材质的也明确要求,也完全可以实现。这种导演式的创作的方式,在传统的摄影创作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更不可能把三位重量级的不同领域的大师集中到一起为自己创作所用。因此导演思维的创作思路是“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在创作上的另一个构面。让大师变成你各个岗位上的得力助手,所有的局限只会是创作者的想象力。
第四、使用意念来创作:如果我们不想用关键词去描述,其实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创作,你描述出一种意境、一句诗或者一个梦境,通过AI预训练模型的转译变成绘图Ai可以听得懂的提示语。笔者通过训练AI去阅读文言文的《西游记》原文,将文言文的《西游记》中对于花果山的描述片段让文字AI转译为绘图AI可以读懂的提示语,特别注意的是文言文的《西游记》中对花果山的描述是使用诗歌的方式来描绘的,同时笔者加入了摄影师的选择和上传了一张抽象的图片作为色彩参考,创作出了《西游记》系列的AI场景(图5)。也就意味着这是一张用诗歌拍出来的照片。风格的控制和色彩的给定则是创作者有意为之的,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如果不给风格限定,则会出现(图6)的图像,没有风格和情绪的表达。因此,这是一种人机协同的创作方式。由此也可以发散和创新出许多新的创作方式。
上面的四个创作理论构面并非“想照片 Think Photo”的全部方式,但是可以作为创作思维的构面去作为参考。以图片5、图片6为例的AI技术可以带领我们开启了人人都是摄影大师的时代,自由的创作工具背后,是人的思考和创作。在“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如何驾驭AI摄影,需要我们回到历史,重新学习和掌握基础的摄影史,同时需要开始融合设计史、艺术史、文学史、人类史等人文领域的知识。摄影思想史是指导我们用创作去续写摄影史的起点。新的工具出现,会导致我们离开原来的舒适区,进入全新的探索。因此,与其说开启了人人都有望成为摄影大师的时代,我更愿意理解为开启了人人都该认真学习摄影史的时代。创新总是站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没有无源之睡。相信博古才能通今的思想就会出现跳跃式的想象力,但最终一切还是回归到人本的思考。在AI技术指数级迭代的今天,或许更应该回到本源,我们开发这些技术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满足好奇?为了更好地创作?还是为了人类可以有更美好明天?希望在“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的创作中,你可以找到答案。(作者:赵伯祚 博士)
作者介绍:
赵伯祚 艺术家、导演、教育工作者
教育背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UCS创意产业管理学 博士学位,从师金日龙教授、费俊教授、谢明宏教授、陆蓉之教授等。
作为艺术家,在数字艺术和动画艺术领域持续创作,AI艺术领域作品丰富发布了包括:《闺蜜·蝶恋》《兔笼女孩》《金凤花》《蓝凤凰》《图书馆》《西游记》等多部作品。2022年威尼斯元宇宙年度展担任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获得2020年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奖、2019年米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奖。
作为导演,担任GuruLab格悟科技_创意总监&导演,在广告领域发布超过120部作品,服务可口可乐中国、蚂蚁金服、支付宝、小米、京东、美的、腾讯、奔驰汽车、领克汽车等30几个国内外品牌。形成用纪实摄影的手法拍摄广告的作品风格。获得过艾菲奖、IAI、金瞳奖、金狮奖等多个广告行业大奖。2020年与陆蓉之教授共同导演的纪录片《答应你》代表港澳台导演,受邀参加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学术展映。
作为教育工作者,现任英国国际电影节集团(FFI)执行董事长;任职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担任硕士导师;兼任台北实践大学创意产业博士班副教授;曾任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潮美学研究所副主任&硕士导师;曾任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加泰罗尼亚电影与视听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课程教师。在艺术与科技和广告领域发表多篇论文,参与教材出版等。
作者部分AI摄影艺术作品:
《金凤花》系列作品之二
《图书馆》系列
《闺蜜·蝶恋》系列09
《兔笼女孩》手机大学系列
《双生》AI纪实摄影
《兔笼女孩》工厂系列
《西游记》系列01
《蓝凤凰》系列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