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潮,男,汉族,1967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现任得一潮元钧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禹州市正玉钧瓷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总顾问。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第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郑州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河南许昌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华海潮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先后荣获2008魅力河南十大人物、和谐中国2008年度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佛教是从古代天竺国(印度)传入我国的,自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以来,以其普度众生的理念、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与中原文化水乳交融。随着岁月的洗礼和我国文化的熏陶,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佛教文化。钧瓷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把人们心中的信仰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两种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中国的传世经典陶瓷艺术作品中,有很多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神垕钧瓷涉及佛教内容的瓷品也越来越多,或钵或炉或佛像,亦或是带有创新意义的其它摆件,这其中瓷品件件端庄大气,釉色古朴典雅,可以看出创作者对禅学的深刻领悟。神垕钧窑钧瓷作品《佛音》正是其中珍品之一。
张海潮作品《佛音》以变形的葫芦为主体,彰显着大地的雄浑和苍茫,其上部用藏传佛教转经轮加以实缀,更显得飘逸和灵动,仿佛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地广天阔的精美画卷,佛声在空域中回荡,传播的不仅仅是声音,更涤荡着每一个敬佛之心,让人心生顿悟,富有平安和吉祥!该作品高40余厘米,器型硕大,庄严静穆,意境深邃,窑变自然,幻化美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师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取宠。”《佛音》古朴厚重,典雅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着曾经的御用官瓷的崇高和法度,展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含蓄之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
说起钧瓷,其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其具有特殊美感和艺术情趣的瑰丽色釉,或如美玉,所谓"似玉非玉胜似玉";或如蓝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也。尤为神奇者,窑变尤象,妙景竟生,或如群山叠翠、幽潭帆影;或如雪积南岭、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满天、寒鸦归林;或如仙山环阁、飞云流水;皆惟妙惟肖,如泼墨写意而腾之,其神妙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者,因其色其形皆为天成,所谓道法自然者也。为什么钧瓷如此受青睐,能入得了众多收藏名人的法眼?听古人的诗赞:“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无处不彰显着钧瓷本身的无限魅力!
纵观钧瓷历史沿革,前些年,可谓称得上是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鼎盛辉煌的时期。1996年11月,神垕在香港举行了钧瓷艺术珍品展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其热情赞誉,多家新闻报社不惜版面捧场造势;还有1999年的钧瓷邮票发行,200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钧瓷国礼,2005年的中国钧窑学术研讨会,以及马上连续11届的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钧瓷市场日益火爆繁荣,钧瓷声音响遍大江南北。耀目的荣誉桂冠,纷纷花落钧瓷之家。大大小小的展会,总能见到钧瓷的身影。或为生计,或为市场,或为荣誉,或为金钱。于是,总有人在忙碌地追捧着、紧张地劳作着……也正是此,钧瓷繁荣昌盛的背后,掩藏着喧嚣和浮躁。人们难得静下心来,进行一些深入的静虑和思考。近些年来,钧瓷市场日趋平稳,甚至有些冷清。而这又恰好为忙碌紧张数十载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静修”的时机。
菩提本无树,静修在心中。毕竟在钧瓷从业者当中,有佛教信仰的人并非众多。如果人们能将物欲暂时抛弃身外,将金钱、地位、荣誉等已获得的物欲视为浮云,反过来用闲暇的时间和思考的方法来滋润自己的心灵,定能开启本具的智慧,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更是陶冶性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充满禅意的生活并不一定要青灯古佛,草木枯生,还可以是胸怀禅意,笑对人生风风雨雨,静对人生起起落落。你是否愿意放空停歇在人生的港湾里,你是否愿意与相亲相爱的人流连在神垕斑驳陆离的钧瓷里,怀着敬佛之心,一同聆听着佛音,品味着悠悠逝去的岁月,一同欣赏着生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