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7年9月2日——9月12日
北京市朝阳区弘燕东路(山水美术馆)
策展人:马强明
文/武少宁
袁武的现实题材的创作与美术教育,坚守着当代知识分子对当代性社会思辨的努力,从主观上理解,他深刻关照着社会形态变革中各种人物、各阶层人物的现实情绪。尤其是他藏族或其它的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以局部的形态和深刻的表现力,强烈地表明了宗教对人性或人类灵魂所指引的精神归宿在哪里。
袁武的艺术无论是技法或情绪,都存在着深刻的批判主义精神。他抛开了西方美术技法对写实人物的一切束缚,用极简的水墨媒介浑然而至的表现了宗教与人之间的各种实的或虚的依存关系,而从情绪的层面上,他更试图表现一种遥远的现实,一种具有宗教启蒙意义的现实。这种现实在精神上具有了相当厚重的表现主义特征,他将艺术气氛恰当地控制在现实社会与人的矛盾的静态或简单动态下,没有表现冲突,但画面的构成和人物形态的特质也存在着某种社会的反思色彩,与当下许多现实主义写实派艺术家过份强调画面的唯美形成了鲜明对照。
同样的,袁武绘画艺术探索的溢出效应,会对跟在他后面的大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首先是袁武贯穿于“艺”和“术”这些相关却又不同的语境下对艺术本身的影响。而袁武对于更多人的影响还在于探索任何形式的中国画人物的特殊性的同时,更注重各种绘画形式之外的、注重人的存在感的价值观。这是穿越了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甚至是当代艺术的共同价值边界的普世价值观。
袁武的艺术教育,是一个启迪他人朝着寻求艺术的思想深度不断探索的范例。对袁武教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对他学生绘画成果的探索,就会发现西方美学家柏拉图式的美学思想在这个体系中的现实存在。袁武的教学理念不管是形而上的要求还是道德主义的指向,都要求艺术不仅表达人性而且要表达灵魂的价值。这一点,从袁武的学生于永华、李辉、郭建国、杨平、张璟煜、王冶等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得到印证。
袁武美术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开创哲学美学,更在于他揭示了美和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这点在当下的美学大讨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袁武 《观沧海》 300x200cm
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曾任北京画院执行院长,2017年3月辞去北京画院执行院长之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大雪》曾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牌奖、作品《九八纪事》获全国第九届美展银牌奖、作品《抗联组画―――生存》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