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风物,人杰地灵,自古以来长江流域的江浙一带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魏晋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政治文化中心的迁移,使得江浙的文化地位大大提高,山东王氏家族南迁,书圣王羲之的出现使得绍兴的文化地位照耀千古。宋室南迁又造就杭州成为绘画发展的重镇,千年以来江浙画家一直是艺术风气的引导者,以迄近代。现代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又以杭州为中心,林风眠、潘天寿二位大师主持下,国立杭州艺专(后陆续称为:中央美院杭州分院、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至今)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在学术上分庭抗礼。虽然当时各院校的教学目标方法接近,但在我的印象中,浙江美院师生们在艺术上仍然表露出微妙而独特之处,他们似乎更灵动、更巧妙,更重感觉,更多情趣。不但花鸟画、山水画,即使在人物画方面都显示出独特的优长:更多的继承和更宽的包容,形成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突出表现在笔墨精神感悟的细微和技法、技巧的把握方面,确乎非比一般。
张谷良是浙派人物画颇有成就的画家之一。他自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中国画系,曾任海宁市张宗祥书画院院长,嘉兴画院院长,嘉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嘉兴画院名誉院长、嘉兴市美协名誉主席,浙江画院特聘画师。我与谷良相识多年,因中国画学术活动有较多接触,几次到过嘉兴画院,对于在他领导下的嘉兴画院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画院的气氛温馨而明快,画家们年轻而富有活力,同仁们团结而有效率。嘉兴画院几年来成功地举办了几次全国性的画展,如与中国美协合作举办的《红船颂》系列美术活动,全国人物画学术研讨会,蒲华艺术研讨会以及多次全国及国际漫画展览会等,都是在他的努力操办下成功实现的。张谷良是一位敦厚谦和,深沉内敛,不事张扬却是言必信、行必果的那种人。他在海宁、嘉兴的美术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贡献良多,事业有成,其高尚的人品、人脉、人缘的决定性当然是不言自明的。张谷良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几年来陆续见到他的作品,虽未窥全豹,已有较深印象。近来又读他的新作,深感谷良非但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而且在繁琐的工作的同时,仍然在人物画创作上进行多方探索,取得可喜的成就。张谷良为人从艺的态度都是认真谨严的,他创作的前期是以工笔画为主,1995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时,作品大多为工笔。创作了许多主题性的作品,如《日出东方》《新兰亭雅集图》《南宋临安体育风情图》,奠定了他人物画的坚实基础。更要提到张谷良近年为浙江历史文化重大题材工程付出巨大精力创作的《畲乡游击队》,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得到各方高度评价并获奖。作为浙派人物画家,张谷良其后在水墨写意画方面也很用功,出繁入简,由浓而淡,他对水墨画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令他的人物画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2003年创作的《沈钧儒像》,是他的人物画肖像创作之一,也是十分成功的代表作。此前,如《诗人徐志摩像》,《纳木错湖畔》《任伯年像》,《烟雨旧踪》,《长征四老》等,都是他精心杰出之作。中国人在做学问一途,常常强调“厚积薄发”,所谓“薄发”意思并非少作,而是强调积累丰厚,则所“发”就会一一中的,质量更高。积累深厚必有丰收之时。
人物画创作是绘画中对于技法能力要求较高的科目,而肖像创作又是人物画创作的高难项目。由于人物画涉及到画家的视觉记忆、造型能力要求,所以20世纪以来,吸取了西方教学方法的我国美术院校,培养出许多人物画家。尤其是50年代以来,文艺方针提倡深入生活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以人物画得到快速发展,以致达到一枝独秀的程度,山水画、花鸟画则相对冷落。但是风格单一始终是一个问题,其原因不外乎意识形态主导下内容局限性和技法表现的局限。多年来,文艺的功能一直被规定为“认识、教育、审美”三项,实际上,强调宣传教育、为政治服务始终占据主要位置,意识形态化是造成作品面貌单一的一大原因,此外,多年强调素描造型,而实际是重“形”而轻“神”,造成技法雷同,水平不高。直到新时期到来,人物画方才进入柳暗花明、百花争艳的新阶段。浙江人物画家们贡献尤多,在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技法上有许多探索。以我个人的看法,浙江人物画在逐渐摆脱西方素描造型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素描加笔墨的定式,追求简练传神和笔法墨法的灵动、意趣和韵味,是在潘天寿先生的影响下多年来的传统,并且得到很大的成功,在当代国画界很有影响。张谷良的人物画也是其中的杰出者。他的《沈钧儒像》,的确是难得的人物画精品,众所周知,沈钧儒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一生追求真理,它是晚清翰林著名学者,为了抗日救亡,奔走呼号,是有名的“七君子”之一,是“民盟”的创始人之一。这件作品突出的表现老人坚贞不屈、冷对强权的精神,其面部表情十分精细传神,双目炯然闪光,口唇翕张正在讲话。表现手法也恰到好处,画家以宿墨、圆鼻处画出了布衣棉袍的厚重质感,与面部的精准感,形成对比,韵味十足。《烟雨旧踪》画青年毛泽东和董必武站在南湖边,远处的游船点出这是1921年的历史场景,以宿墨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宿墨法运用到人物画的线描当中,得到独特的情韵趣味,是浙派人物画的一大探索创造,张谷良于此也用功甚笃,收获甚多。《长征四老》,描绘的是长征途中的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四位革命老人,则是各种墨法兼备了,看来张谷良作画也是不拘一格,工笔、水墨兼能,宿、积、焦、浓、淡,诸墨齐备,这样画路就宽多了。
在这里,不能不提到谷良所作的历史古装人物,画面大都清新雅健,笔墨简括,紹续着文人画的传统风格,流溢着一种静谧闲适、高古自然的遗风,笔墨格外疏阔简练,赋色淡雅,意态从容,绝无拖泥带水之感。在当代众多描绘古人的作品中,独具一格。
积数十年学养、功力、创作经验、人生阅历,画家张谷良的艺术已臻成熟。卸下繁忙的行政负担,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喜爱的艺术创作。作为重要的浙派人物画家,我相信谷良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将会不断的到达新的完美境界。
张谷良的部分作品被中国现代美术家文萃收录,还被 中国书画名家誉为中国当代最具有实力派画家之一。(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一届 二届委员 秘书长 著名评论家——孙克)
附:张谷良的简介
1946年生于浙江海宁,197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嘉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嘉兴画院院长,现嘉兴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嘉兴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文史馆馆员、浙江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浙江画院特聘画师、杭州江南书画院特聘画师、杭州西冷书画院特聘画师、浙江开明画院艺委会委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