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岁开始在母亲教诲之下习字,后临池摹写未曾间断,平素留连碑帖久矣。自壬辰夏至恭王府工作以来,得一佳友杜浩,其博学善书令我悦服,引为书道知己。
杜浩学书以二王入手,先从山东大学张传旭先生研读三年,行书取得精进;又入中央美院邱振中先生门下以颜真卿书风为题,对晋唐书法广事勾稽探研,在行楷隶书诸体收获良多。至为难得的是他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联系紧密,互为援攀交替上升,反映到作品上是日有所进,渐渐超能入逸,赫然独出。这也许是他与启功先生一样,得教师职业言传身教的思想行为方式所益。杜浩尝背临羲献名帖,观者以为神肖酷似,此乃旦夕研读临写,体味描摹吟咏与积累肌肉记忆,得右军本家遒媚气息发自由衷所致。杜浩自己创作时庶几可心手相应,于二王一路之笔锋兼用,圆转方折变化万端的妙处多所发挥,且施法自然,姿态清新,脱略痕迹。近几年来,他在取法宋人以前的蹊行上又以明清诸家踵事增华,于赵松雪会心甚多,在笔势上得右军如龙变幻之外,于点画间兼有孟頫之珠玉琳琅。他在字形上放手流变,长短欹侧生姿,既强调了纵势上的贯气,又在横行之间谐调钟吕阴阳,密切了字与字之间的连绵态势,雄奇飞动,章法随之动荡多变。在学书的朋友圈里,杜浩的字“写的漂亮”是有名的。这种漂亮是他根基扎实,追求中华书学传统正朔,由拙返巧举重若轻所致,是质朴慧根之上自然生发的尽态极妍,非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漂亮可言。张传旭老师赞他:“格调清雅,结字秀美、脉络通贯、气息纯正”,诚非虚誉也,这在以丑怪粗黑为创新捷径的书坛风气之下,尤为难得。杜浩的用笔讲求来历亦非常连贯,在迅疾括利之间有顿挫抑扬,似爵士乐衍生自由乐句枝蔓一样,书写中带有强烈的即兴感,奔泻而下的行气,在文彩氤氲中,显露俊爽刚健的建安风力,墨韵飞白,动态流美,绝少尘俗流弊。
行草王勃诗《咏风》 73*27 2012
邱振中先生高足很多,杜浩为其中理论与创作较为均衡者,他行草兼善,在书坛屡获嘉誉,且思闻渊湛,多有著述。他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编有书法考级辅导教材两册,体例便捷,言简义深。隶书是其自言用功最少者,他曾谦称“只偶一为之耳,且古来篆隶无大家”,然嶙嶙峋峋古意奇崛,为我所钟爱羡慕不已。夙夜茶饭酒后,铺纸研墨且书且谈,听他闲聊古今书家,某某几斤几两几段几分,某某笔力雄健少有才名,某某风格泼辣老来弥坚……夜半更深,看他笔底龙蛇渊渟岳峙,言辞平易如数家珍,我却徒生青梅煮酒,谁为天下英雄敌手的慷慨志气。
行草张九龄诗《自豫章南还江上作》 49.5*32.5 2012
书法如围棋一样,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玄妙的艺术,书家在严守规矩之外尚需率意而为,根据个人性情,往往拘泥于书体尺幅,杜浩也不例外。但他对各种书体和作品尺幅的把握能力很强,无论是秉腕中锋做精细南朝行楷,还是欹正并用榜书做擘窠大字,都挥洒自得,气定神完。去年年末为恭王府重要所在撰写春联,众目睽睽之下,一挥而就绝无描改,真磊落书家本色。观杜浩怿长卷而作行草,笔墨华滋,如清风过岗倏忽翩至,舔笔点捺换行之际,节奏缓急跌宕,方圆驱策的中、侧锋笔画翻连断续,起承转折无不如意,势若不可遏止,呈现出发乎情、奔涌于腕底、纵逸于笔端的宛转妍媚、夭矫振跃之态。
杜浩常常就书法、艺术发一些令我先是诧异、后又深以为是的议论,他的特点是寓至理于平淡之中,往往只言片字鞭辟入里。如有一次在萃锦园湖心亭边说起书法与写字的区别,他随手摆弄起柳条,以鞭稍“揉”起来的譬喻来解释善书者的笔势劲道,一语中的,为我所叹服。我们在恭王府经常接触到风格不同的艺术家和作品,论及当今艺坛百态和形形色色的当代艺术,杜浩颇敢下一些重手法的断语判言,这让我对书法与当代艺术的关系产生了不少联想,对他在书家之外的艺术批评家的态度又多了如许景仰。
行草团扇《菜根谭》一则 45*45 2013
精研书法之余,杜浩喜做兰竹遣兴,浓淡勾填劲节蕙心,得者莫不珍爱之。闻其近日又从元四家入手,以醇雅深厚的书家笔墨点染山峦,尤其令我期盼。然而以他审慎谦虚的惯常态度,我知道要一饱眼福尚需等待时日。贤者在前,我当附骥其后,以丹青翰墨为俦,岁月静好,不辜负什刹海畔、恭王府中的湖山胜景,古木荫深。
王东辉
癸巳春日 于恭王府
(作者系美术学博士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