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中,水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一方面装裱要用水;另一方面水又在大气中造成不同的湿度。这一切都始终作用于书画装裱、修复、保护的各个环节。为了引起同行对于水在书画装裱、修复、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的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水(包括温湿度)的作用进行讨论。
一、水与书画装裱的关系
画心及覆背纸托制的用水。明人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良工用糊如水”,对于这句名言,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用浆以薄为先(佳);一是水在纸与纸的黏合中所起的作用,换言之,即水承担了一部分黏合剂的作用。前者是装裱师早就十分重视的问题,而后者则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大家知道,手工抄纸上壁火焙,上一张湿宣焙干为“单宣”,上两张湿宣一起焙干为“夹宣”。其中,夹宣纸与纸之间已具有一定的黏合度,它的黏结剂便是水(有的地区也添加“纸药”)。造纸学告诉我们:纸张相互间的联结是靠氢键来实现的。纸遇水后,纤维间架起水桥,失去了纤维间原有的氢键结合,因此湿纸不及干纸强度大。干燥去水后,水桥折断,再次恢复氢键结合,纸的强度又转而增大。
纸与纸的黏合除浆起作用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水的媒介作用。也就是说,水使宣纸之间在干燥时产生了良好的氢键结合作用,即纸纤维之间的天然亲和力。它的外因则是靠人力的刷、墩,即“止在多刷”。因此,在托制画心、覆背纸时,无论是画心纸还是托纸,均需有一定的湿度,即“水沁透纸”。如果宣纸发白,便说明水分不够,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水用多了,那么水的张力或浮力便会使纸与纸、纸与台面之间的夹层中布满水泡,一经排刷,宣纸纤维结构就会走形、起皱。为了使水的用量恰如其分,较理想的方法是把托好的画心先放在吸水纸上,如果画心水分多,吸水纸便可以吸去一部分,使产生的气泡回落;如果水分不够,则可用喷壶器喷些细小水花来增加潮湿度,搁置一些时间后,再用力排实,“疑结如抄成者”。
浆糊调制用水的标准化。书画装裱离不开浆糊,有人把裱画者称为掉进浆糊缸里的人,是不无道理的。浆糊的调制比例实际上是对水的用量的控制。浆用厚了会影响书画的平整度,用薄了或者水分多了会产生空壳、折边不直、镶缝折断等弊端。因此,用浆要强调厚薄得宜。一般来说,用浆的厚薄,首先需要有一个标准作为基础,再结合纸张的厚薄、操作时天气干湿程度和操作者上浆厚薄的习惯来确定。然而,传统的对浆糊稠度的测定是凭用眼看、用手试黏的,如果有黏的感觉便说明够厚;而且,加水的多少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这种方法显然不够科学,对于缺乏丰富经验的人来说,也是难以掌握的。因此,笔者建议采用化学上聚合度的方法来配置一标准浓度的浆水。无疑,以这个标准数据为基础,再结合传统经验,将是一种较科学的方法。
二、水与书画修复的关系
清洗用水的选择及作用。古旧书画重裱一般需要用水清洗或者浸泡,因为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是最重要的溶剂。它不仅能软化浆糊,而且能去除因字画年代久远而停留在表面上的尘埃及污迹。就水而言,自然界存在的未经处理的水,常含有各种微生物、有机物、金属元素和可溶性无机盐等等,如井水、河水、溪水等,对保护古旧书画不利。而我们日常使用的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对于清洗普通古旧书画尚可(价廉且操作方便),但对于清洗具有较高价值的馆藏品就不理想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使用蒸馏水或者纯净水,只有这种水才能对高档的书画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使用未加热水清洗或者浸泡古旧书画,能使书画表面的墨色、颜色包括包浆基本保持原貌(前提是墨色、颜色本来就不褪色),重新装裱后书面色泽依然沉着,但缺点是去污力弱。通常裱画师更喜欢用热水(80℃左右)来清洗书画。热水的最大作用是让纸与纸中间的老浆糊迅速软化,便于画心托纸的揭除,同时,去污力也较强。但是,对于缺乏经验的人来说,使用热水特别是加入了化学药品的热水(例如加了漂白粉)来清洗纸本书画,若不谨慎便会导致宣纸过度泛白,纸质腐烂而丧失必要的拉力,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处理好古旧书画在清洗与浸泡中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要使清洗后的画面效果符合一定的标准,另一方面又要利于保护,选择的水温应在40℃~50℃之间,而且时间也必须得到控制。因为,时间过长会发生一些副作用,如画面发滑、发霉,甚至会有洗去绢本画印章的危险。尤其要注意的是,洒金宣一类纸质书画千万不能用水来清洗和浸泡,不然,宣纸与金箔将分离,后果不堪收拾。目前,国外对西式纸质文物的保护一般采用PH值酸碱测试、去酸、漂白、去氯等一系列流程,而每一个过程的中间都要用水来漂洗,最终使PH值达到中性。这些较先进科学的方法,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