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意大利总理孔特专程赴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等陪同参观。
(国家文物局供图)
孔特总理高度评价展览,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表示钦慕。他指出,中意两国在源远流长的经贸、文化等交流中形成了亲密的友谊,打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也促成了此次文物返还的实现。文化遗产是宝贵的财富,中意两国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精神和心灵上的相通。
从长安到罗马,古老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中意两国的历史纽带,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是两大文明古国共通的自豪。1983年,“中国古代文明展”在威尼斯举办,中国文物展首次亮相意大利;1988年,首个意大利政府文保、考古代表团访华,古老文明的现代携手由此拉开精彩序幕。
三十余年来,中意文化遗产合作以文物入人心。“古罗马文明展”“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展”“秦汉—罗马文明展”“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展”“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一系列精品文物展连接起中意两大文明的互学和互鉴,也连接起两国人民对彼此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仰慕。
三十余年来,中意文化遗产合作以互助见友谊。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及壁画研究保护培训中心、重庆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实验室,这些在中国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文保机构的设立,离不开意大利给予的慷慨技术和资金支持,是中意两国精诚合作的表率。
三十余年来,中意文化遗产以合作助共同进步。从洛阳龙门大奉先寺联合考古调查到四川乐山大佛像保护修复,从故宫太和殿前期勘查及修复研究到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意文化遗产合作密切,以丰富的项目为基础,促进中意文保理念、标准和技术的交流与提升。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意文化遗产合作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五年多来,中意总计互换了36个文物展览,尤其是中意两国文物主管部门开展的“五年互换展览”项目,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意大利威尼斯宫各举办了五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对方文物精品展览,以文物为桥梁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两国文明互鉴。
中意两国的文化遗产合作,不仅致力于两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寻求为世界遗产事业发展做出贡献。遗产地结对是中意作为拥有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两个国家,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框架下,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国际合作做出的开创性示范,也为促进世界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意两国的文化遗产合作,是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合作的躬先表率。此次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流失文物,是两国根据国际公约和政府间打击和预防文物非法贩运双边协定开展的成功实务合作,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合作贡献了新范例。双方近日签署的关于防止文物盗窃、盗掘、非法进出境、过境和走私以及促进文物返还的谅解备忘录,为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秩序贡献了中意力量和智慧,充分展现了中意两个世界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联合行动的决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