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户 密  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本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现代卷
  • 姓名:
  • 类别:
  • 省份:
本站 > 新闻 >展览预告> 正文

96岁戴泽艺术展将于4月20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来源: 中国国家艺术网   2018/4/17   作者:   地点:北京

展览名称:戴泽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0日——5月20日

展览地点:北10展厅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

.

“老实为正”——谈戴泽画艺

我与戴泽先生初识于上世纪80年代,但最近才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多作品,内心最直观的感受是戴先生的艺术已经和他的生命联系在了一起。

戴先生的创作非常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源于他画作中质朴、深入生活、忠于时代的艺术价值。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看到的是非常朴素纯粹的美。一张最普通的纸张、一支最简单的铅笔、一点最常见的水彩就可以把他内心的追求和绘画的价值体现出来。他用非常直接的方式把对生活、对自然最真切的内心感受和心灵共鸣展现在画布上,原原本本地将那个时代的气息传递出来。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老人就像一座活着的博物馆。通过戴先生的画作可以看到,他那一代画家,艺术创作从人民中来,用真情实感传达出现实生活中的美感。好的艺术超越时空,因为它们基于人性光辉中对真善美的追求,有这样的艺术内涵,戴先生作品中的生命光辉不会随时间暗淡,而是愈发熠熠生辉。

20世纪80年代,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非常幸运能够受到戴先生等中央美术学院老艺术家的教导。从徐悲鸿先生那一代到西方留学,中国油画开始系统性学习和成长,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将真正好的油画及油画原理性的体系引入中国美术教育。到戴先生这一辈,就把艺术和中国的现实紧紧结合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眼,实诚地从现实中提取创作素材,用一腔热血和赤子之心践行绘画艺术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们做了非常根基的工作。

在我的印象中,戴先生平日话语不多。但是如果仔细询问,他也会和我们讲起他们那一代人接受徐悲鸿、齐白石先生教学的细节。特别是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主张对戴先生影响很大。除此之外,他还会谈到他们的生活态度,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细节。听了之后,似乎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具体而微的点滴。虽然在书上可以读到中国油画最初的发展历史,但是戴先生传递出来的这些宝贵信息,让我感觉可以零距离接触到那个时代。文化是以人传承的,戴先生承载着那一代艺术家的学养和精神。

我的老师是靳尚谊先生,戴先生是靳尚谊先生的老师,徐悲鸿先生又是戴先生的老师。戴先生讲起悲鸿先生时非常的生活化,让我感到悲鸿先生之于戴先生,不是一位学术权威,而是一位兄长。戴先生讲悲鸿先生的朴素、执着、亲和力非常感人。

我爱画画不善言辞,戴先生在老美院经年累月默默地画画,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情怀更多的是在画中传递。戴先生画画的时候基本都是写生。他的绘画技艺扎根于写生,创作性的部分也是源于写生,生活中最朴素的东西都能入画。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时,美院有个“U”字形教学楼,油画系就在里面,几乎每天都能看见戴先生在这个楼里画画。戴先生画得非常真诚朴实,有些人可能会误解为老旧或者笨拙。但是随着艺术阅历的增长,我越发认识到戴先生的画中有艺术最根本的核心价值:他用更加直接与朴素的方式去表达人类心灵以及心灵对美好事物的感动。戴先生的这种可贵的作画态度,给了我之后的绘画生涯稳固的信心与信念。

得知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要举办“戴泽艺术展”,我非常感动。这不单是做一个绘画展览,而是展示一个时代,通过艺术传承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精神。特别是在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的厚度,就要建立新的艺术标准。“戴泽艺术展”正是具有这种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戴先生的作品凝练了老一辈艺术家虔诚质朴的艺术信念,可以将油画在中国一百多年历史中的精魄传递给当今社会。树立好的艺术标准,让优秀的文化传统散发新生,我觉得这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

齐白石先生晚年刻过一方印,叫“老实为正”,用这四个字评价戴先生非常合适。戴先生无论做人从艺,都“老实为正”。其实黄宾虹先生也有一句话,他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戴先生传承的正是老一辈艺术家这种扎实的艺术态度与赤诚的家国情怀。与那些满足于巧妙、寻求捷径的绘画理念不同,戴先生在艺术道路上力学不倦,陟遐自迩,立足写生,关注现实,可谓有“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的真正大家境界。因此,戴先生艺术与人生的厚重,可以上承徐悲鸿、齐白石一代宗师的美术精神,下启当今青年的艺术理想。

祝戴先生艺术之树常青,永远健康。

——杨飞云

.

▼展览作品

汉口码头

纸本水彩

27X37.5cm

1946年

崇文门报牌

纸本水彩

17X26.5cm

1948年

艺术圣殿的入口(中央美术学院U字楼)

纸本水彩

1953年

时光

木板油画

50.5X61.3cm

1964年

清凉山

纸本彩墨

1974年

高原之花

纸本油画

28X8.5cm

1979年

山东大鱼岛阳光下的鱼皮房子

纸本水彩

27.5X39cm

1981年

青藤书屋

纸本彩墨

34.5X26cm

1988年

冬日

纸本水彩

33.5X31.5cm

1991年

窗外之一

布面油画

60.6X49.6cm

2000年

窗外

38.5X26cm

纸本水彩

2013年

建设者

纸本设色

69.2X69cm

2014年

.

▼ 附录照片

1944年,中大国画系,西洋画系,音乐系师生照

前排左起傅抱石(中国美术史)、徐悲鸿、

黄显之(一年级素描)、陈之佛(西洋美术史)、

许士骐(解剖)、费成武(透视学)。

1946年,北平美术家协会成立照

一排右起:右一戴泽、右三齐白石、右四徐悲鸿、

二排右起:右三卢光照、右四李可染、

三排右起:右一董希文。

1949年,戴泽与李斛在国立北平艺专门前留影。

1951年,中国艺术展览会期间,

在刚刚修复的北魏魏碑(民主德国首都)前

与展览会德方负责人合影。

1953年

第一排:江丰(左一)、王式廓(左二)、徐悲鸿(右二)、戴泽(右一)

后排:李宗津、倪贻德(武汉第三厅组长,接替徐悲鸿)、

冯法祀、庄子曼(留法)、曹思明(留日)。

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合影

第二排右起为戴泽、韦启美、萧淑芳、

艾中信、吴作人、陈沛。

第三排站立者右一为王征骅、右二为尹戎生、

右三为靳尚谊、茶几右侧为吴小昌。

1972年,国务院宾馆创作组画家合影

右起为罗尔纯、刘继卣、白雪石、陆鸿年、李苦禅、萧淑芳、

王淑晖、佚名、吴作人、戴泽、卫祖荫、某工人、刘金涛。

.

大成在久——戴泽的绘画艺术

96岁高龄的戴泽是徐悲鸿(1895—1953)的重要弟子,也是徐悲鸿艺术精神和美术教育理念的身体力行者。若从1942年考取重庆国立中央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中大”)艺术学系①算起,直至2016年搁笔,戴泽的艺术创作生涯长达74年,创作了数千件油画、水彩、素描、彩墨作品,题材涉及风景、人物、花卉、静物和历史画,其创作的长度和广度在绘画史上是罕见的。同时,他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亲历者和“活化石”,20世纪以来曾执教或就读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多是他的师友、同事或学生。

戴泽1922年生于日本京都,籍贯四川云阳,父亲戴鸿儒是中国最早的日本留学生之一。戴泽早年的理想是继承父志,学习理工,但最终考取了中大艺术系,遂以绘画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戴泽求学中大期间(1942—1946年)的艺术系师资阵容可谓强大无比。吕斯百(1905—1973)担任系主任,黄显之(1907—1991)教授素描、色彩,傅抱石(1904—1965)讲授中国美术史,陈之佛(1896—1962)教授西方美术史,谢稚柳(1910—1997)为国画老师,还有秦宣夫(1906—1998)讲构图,费成武(1911—2000)教透视学,许士骐(1900—1993)教艺用人体解剖;此时,吴作人(1908—1997)、艾中信(1915—2003)、曾宪琪为助教。擅长中国传统绘画与留洋归来以西画见长的两股师资力量并存,使得戴泽从接触绘画艺术开始,就受到了中、西两种艺术观念、艺术形式的滋养,奠定了扎实而全面的学院派基本功。

而对戴泽影响最大的还是他“永志难忘”②的恩师—徐悲鸿。1942年徐悲鸿从新加坡归国后在中大做了著名的《黄桷树与四川人》演讲,正是与“偶像”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奠定了戴泽终身为之奋斗的现实主义艺术观。1945—1946年间,徐悲鸿间或给戴泽所在的西画系上油画课,徐悲鸿亲自示范“宁脏勿净”的油画技法令戴泽醍醐灌顶。《男人体》③是戴泽1945年的素描写生作业,三角形的稳定构图,人体肌肉的结实刻画,都可见来自徐悲鸿古典主义素描画法的影响。

在重庆复建的中央大学位于嘉陵江边的沙坪坝,这里的风景成为戴泽学生时代最常描绘的主题。他常在自习课时和同学韦启美(1923—2009)出去做水彩写生,他对描绘大自然有着令人“惊羡的敏感”,能用初学者的简单技巧使原本普通的景物焕发自然的情趣。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戴泽只能用新闻纸做水彩画,画法上摆脱了条条框框的限制,他甚至会把画坏的水彩画放在溪水中冲洗后继续作画。④1943年的《沙坪坝风景》系列、1944年的《嘉陵江上》系列和1946年《重庆到南京》系列都是30厘米左右的小尺寸作品,轻松、灵动的画法展现了戴泽的敏感、天分以及对水彩画的掌控能力,而这些也是其一生水彩画创作中一以贯之的特点。

1946年7月戴泽大学毕业,9月应徐悲鸿之邀北上,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助教;10月,作为最年轻的会员参加“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的成立会,接触到齐白石、李可染、庞薰琹等画坛名家。徐悲鸿鼓励当时在教具组工作的戴泽多画画,于是,戴泽勤奋地描绘着初到北平的所见所闻,他画北平艺专的校园、宿舍、师友,甚至艺专的锅炉房;他画街头市井的嘈杂,捡煤核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1946年的油画作品《乞丐》⑤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模特就是从街上找来的乞丐,取胸像构图,突出乞丐饱经风霜的面容和倔强不屈的眼神。从纯粹的对景写生到尝试以主题创作为目的的描绘,戴泽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观初见端倪。

1948年创作完成的《马车》⑥,是戴泽艺术从早期到中期的转折点。赶马车是北京上世纪40年代特有的街景,戴泽回忆说:“当时认为中国的希望是在有马车的农民身上”,创作一幅以“马车”为主题的绘画,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从1946年初到北平开始,他就陆续为《马车》创作了一系列素描、水彩小稿。1948年,好友卢开祥(1925—1996)赠给戴泽一块大的油画布,这在物资匮乏的当时实属难得,戴泽随即请艺专校工做模特,用这块画布完成了构思已久的《马车》。徐悲鸿见到这件作品非常激动,亲自动手修改了画面中马腿的部分,也因为这件作品,他提升戴泽为艺专讲师。《马车》是戴泽第一次成功的主题绘画创作,开启了其后的现实主义主题创作之路。

戴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基础课教师,兼任素描、水彩、油画三门课程。他个人的主题美术创作活动持续深入,1949—1950年间,戴泽多次参加京郊农民土改会,在会上认真做笔记,回到学校后,请来农民做模特,创作了《农民小组会》⑦,侯一民称赞这幅画是“当时参加土地改革的人中留下的一件非常少有的油画精品”。同时期完成的《和平签名》⑧也是一件现实主义的主题绘画,描绘的是中国人民响应斯德哥尔摩世界和平大会倡议所举行的签名运动。1950年它与《马车》一起被选入“中国艺术展览会”,前往苏联、民主德国、波兰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巡展。经徐悲鸿推荐,戴泽也作为“中国艺术展览会”工作人员随行欧洲,并在那里参观博物馆、油画修复工厂,提高了艺术眼界和绘画技能。回国后,戴泽将欧洲带回的画册、印刷品供美院同学传阅,在1955年苏联马克西莫夫油训班之前对中央美院的素描、色彩教学发挥过积极作用。

徐悲鸿于1953年去世,戴泽负责整理徐悲鸿遗物,并参与徐悲鸿纪念馆的筹建。同年为举办“徐悲鸿遗作展”,戴泽肩负起修复徐悲鸿早年油画代表作《奚我后》的重任,并在1982年对该作进行了第二次修复。这两次修复活动为戴泽提供了深入研究徐悲鸿油画写实技法的机会,坚定了他承继徐氏衣钵,走“油画民族化”道路的信念。

自《马车》和《和平签名》崭露头角后,戴泽持续接到国内博物馆、出版社、杂志社、大学等机构的主题创作邀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戴泽先后完成了超过30件油画主题创作。其中的代表作有1957年为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创作的《胜利的行列》⑨,1959年参与新中国第一次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完成的《廊坊大捷》⑩《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张献忠》,1971年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的《大泽乡起义》?,1977年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的《正义的声音》?,1978年的《画家徐悲鸿》?等。这些尺寸巨大的历史主题创作,对画家掌控画面构图、写实技巧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挑战。戴泽在进行主题创作时,首先会查阅文献史实,做好笔记,然后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景写生,构思速写、水彩、油画草稿;正式开始创作前,他会把画面出现的人物找来家人或熟人做模特,《和平签名》画面中心抱小孩的妇女就是以妻子陈碧茵为原型完成的;儿子戴敦四也曾穿戏服、持刀枪扮演义和团民供其写生。哪怕是画中的小道具,戴泽也坚持实物写生。创作《廊坊大捷》时,需要描绘义和团飘扬的旗帜,戴泽将黄色的绸子带着褶皱铺在地上,对之写生,以求作品呈现最大程度的生动性。?

“自然高于一切”是法国画家科罗(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的名言,也是戴泽一直遵循的艺术理念。韦启美对其的评价也是:“他把自然当老师,把写实当本份。”?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是贯穿于戴泽艺术创作的主线。他执教美院的四十余年间,因为带领学生下乡实习以及主题创作实地考察等机缘,得以“行万里路”,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进行了大量的自然写生创作。甚至在“文革”一切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停止的特殊历史时期里,戴泽仍利用一切可支配的时间和手边任何可以作画的工具偷偷坚持创作。他认为:“绘画是一生的事情,要不停地画,不教一日闲。绘画是内心的需要,如同呼吸一样,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让画面同你一道呼吸。”1963—1964年他深入藏区一年,回京后在大量写生的基础上创作了《春耕》《林卡》《莎迦熊妹村》《播种》《三姐妹》等作品;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疆、云南、东北等条件艰苦的边疆之地也都留下了戴泽写生创作的足迹。以“北平—北京”为主题绘画创作始于40年代,至90年代末积累了题材丰富、数量可观的一大批作品。王府井的周边、长安街的风物、北京各个公园、地标建筑等戴泽都信手拈来,皆可入画,他用画笔见证了这个城市70余年的变迁。

戴泽早在十岁时左眼严重受伤,仅有微弱视力,终身基本依靠右眼作画。2008年戴泽右眼的白内障逐渐加重,右眼视力的衰退使其艺术创作的境遇类似晚年的莫奈(1840—1926)。他的画风也因此大变,无法再尽心竭力地追求对事物的客观表现,转而跟随感觉以浓烈鲜艳的色彩和大块面的笔触表达更为纯粹的画面关系。此时的戴泽已年近九十,其“九○后”的新风格绘画主要集中于三大主题。一是重绘早年写生稿。2013年的《十三陵水库》?和2014年的《六老菴》属于这类型的作品。前者依据1958年的水彩写生稿作纸本油画,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被简化为一团团艳丽的色彩;后者则将1975年的油画稿改为淋漓痛快的彩墨画。二是表现王府井的《窗外》系列绘画。戴泽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宿舍煤渣胡同住了一辈子,晚年无法出门写生后,他常坐在自家的阳台上画窗外王府井春夏秋冬的景致,画面时而欢快,时而落寞,表面上画的是窗外风景,实则是将一个历史亲历者内心对繁华变迁的感受赋予了画面。三是家中静物花卉。戴泽一生有大量以花卉为主题的写生作品,他说:“潮起潮落,花一直开。”对于花卉写生的钟情,始于青年时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是北京植物园的常客,几乎一有时间就会到那里写生。晚年受身体所限,只能在家中用花卉布景写生,一尊60年代从西藏带回的木质小佛像也成为他晚年作品中最常出现的静物之一。

尽管戴泽晚年的绘画题材不及早中期丰富,但画法上却摆脱了一切束缚,以“宁拙勿巧”的朴素语言展现出绘画的本质和纯粹,他几乎又回归到了早年学画之初忠于自然和感受的单纯。这种“返璞归真”的艺术体悟和实践是很多长寿艺术家晚年艺术的普遍特质,戴泽用一生的勤勉和执着印证了其绘画艺术的“大成在久”。

—郑 艳

注释:

①即习惯中所称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自1916年起,该校的名称多次更改,1941年10月,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改名称保持至1949年。

②戴泽在2013年的日记中写下“我与徐悲鸿先生永志难忘”,饱含深情地列出了徐悲鸿给他留下终身深刻印象的话语和事件。

③戴泽《男人体》,1945年,76 cm×54 cm,纸本素描。

④见韦启美《一个尊重自然的画家》,载《美术研究》1982年第12期,第18页。

⑤戴泽《乞丐》,1946年,40.6 cm×29.6 cm,纸本油画。

⑥戴泽《马车》,1948年,113 cm×126 cm,布面油画,上海星美术馆藏。

⑦戴泽《农民小组会》,1949—1950年,130 cm×160 cm,布面油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⑧戴泽《和平签名》,1950年,155.5 cm×124.3 cm,布面油画,龙美术馆藏。

⑨戴泽《胜利的行列》,1957年,160 cm×221 cm,布面油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⑩戴泽《廊坊大捷》,1959年,139 cm×210 cm,布面油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戴泽《太平军大败洋枪队》,1959年,150 cm×199 cm,布面油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戴泽《大泽乡起义》,1977年,310 cm×200 cm,布面油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戴泽《正义的声音》,1977年,114 cm×150 cm,布面油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戴泽《画家徐悲鸿》,1978年,121 cm×152 cm,布面油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见韦启美《一个尊重自然的画家》,载《美术研究》1982年第12期,第19页。

?见韦启美《一个尊重自然的画家》,载《美术研究》1982年第12期,第18页。

?戴泽《十三陵水库》,2013年,48 cm×57.6 cm,布面油画。

.

展览简介

戴泽,1922年生于日本京都,四川云阳人。1942年考取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西画科,成为徐悲鸿的得意门生,1946年毕业后任徐氏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的助教,并在中央美术学院从事绘画教学工作长达41年,培养了以靳尚谊为代表的大批优秀美术人才。

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活化石”和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戴泽的绘画创作一直持续到2016年。本次展览是对戴泽艺术的首次学术梳理和系统回顾,从其存世的大量作品中精选各时期代表作170余件,结合戴泽日记、手稿、信札、照片等珍贵历史文献,以第一人称视角,将其近八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娓娓道来。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戴泽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胜利的行列》、《义和团》、《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张献忠》、《大泽乡起义》等重要作品。此次展览结束后,戴泽还将捐赠展出的《农民小组会》、《画家徐悲鸿》等重要作品,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永久收藏。

暂无留言:

留言内容: >>更多留言


本站艺术名家官网优惠抢驻中!

欢迎艺术名家注册艺术家会员,开通自己的官网,上传自己的佳作和内容。
QQ:271692909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诚邀入编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可以刊登艺术名家生平简介、代表作、目前市场行情、收藏潜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热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圈人脉、懂经营管理的创业型人才优先。
QQ:271692909

推荐名家

朱浩云

苏金成

敖日力格

魏谦

吴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钟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网站调查| 证书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