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艺术品的秋拍序幕已经徐徐展开,大江南北,正上演着辛苦半年之后的大戏。时逢朵云轩110周年的盛大庆典。值此之际,朵云轩拍卖公司2010年秋拍将于12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四季酒店盛大登场,此次秋拍共推出十余个专场,除传统的书画专场外,特别推出海派名家、当代海派、小品、成扇及廖天楼藏品专场,瓷杂专场,古籍善本专场,还特别为藏友们奉献一场以金石为主题的专拍,拍品涵盖印人书画、篆刻及金石拓片三大类。当代艺术及油画雕塑专场也将以全新面貌登场。
此次朵云轩的书画专场,依然将近现代书画作为整场秋拍的重镇。
徐悲鸿是现代绘画之父,以其早年留法的素描功力,更注重画面的写实风格。其画马,结构严谨,勾勒与渲染相结合,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在近现代书画专场中,《柳荫三骏》,是徐氏难得一见的画马精品。往日,其单匹的立马、奔马为多见,而此幅中,柳荫春郊,三匹骏马或奔驰徘徊,或低首小憩,或扬鬃嘶鸣,构图饱满,十分少见。此图作於1944年,正是抗战胜利前夕,战马嘶鸣,其意无穷。

88-1 齐白石 虾嬉图 水墨纸本立轴 102.5*35
齐白石的《春暖图》,是画给其得意女弟子周婉的,具其上款的作品,多为白石老人的精心之作。《虾嬉图》、《墨蟹图》,墨色玄然,蟹虾自成一格,超越古人。李可染《雨余夕阳》,就是用中国传统笔墨表现的山水意境,秋树斑斓之中,数间白墙黑瓦的小屋,却是点睛之笔,黑者自黑,而白者却越发的白了,“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18 齐白石种瓜得瓜175*47设色纸本屏轴
其他如郭沫若的《行书》、黄胄《养鸡图》,前者大幅行书,挥洒自如,为近年来少见;后者作於70年代初期,正值画家艺术盛期。黄胄的人物画,大量反映西北少数民族生活和边陲生活,象《饲鸡图》这样甜美的中国画作品就比较难得。他的作品速写感强,用线随意自然,富有趣味。
谢稚柳的花鸟,众所周知,早年学仿明代陈老莲花鸟画,而且几能乱真。其实,他对宋代花鸟画的兴趣亦在滋生,对宋画的临写也不曾懈怠。本场《横塘野鹜》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荷塘鹡鸰》,则是他从宣和花鸟的工丽转向清逸灵动的作品,大块荷叶和鹡鸰、花瓣的虚实相映,色彩上的黑白对比,使得画面流动起来,一切仿佛就在身边眼前,可以呼之欲出,妙不可言。
幸得家属之鼎力相助,朵云轩今秋又有朱屺瞻的数件精品。
黄宾虹《山涧幽居》、郑午昌《听松居图》的山水各擅胜场。前者笔墨交融,求的是笔外之旨;后者松峦飞瀑,画的是境外之象。异曲同工,堪称妙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余件由江浙沪名家为海上“寥天楼”所绘的巨幅绘画,将整体亮相於本次秋拍而成为近现代书画中的一个耀眼的亮点。这批作品特点有三:刘海粟的水墨《鲲鹏展翅》、关良《贵妃醉酒》、应野平《无限风光》、陈大羽《大地春》……皆尺幅巨大,旬为画坛中的洪钟大吕,十分罕见壮观,是为其一。这些作品的创作年月,正处於“文革”之后,画家们的艺术之春正被唤醒,所以这些作品,既有笔墨解禁之后的生涩,又不乏激情的喷涌,时代气息浓郁,是为其二。来源可靠,保存良好,皆是首次步入艺术品市场。不但真,而且面貌崭新,是为其三。值得藏家期待。
古代书画集中了一批晚明至清代的书画名家。张瑞图的草书,用笔方折夸张,直入平出,采用折笔。本场《行草》,其字在形态上多取横势,字字紧密相依,行距疏朗,形成鲜明的疏密对比。

472 董其昌草书192*52.5绫本立轴
王铎的《草书临阁帖》,笔划抑扬顿挫,变化丰富,承接映带之间,疏密错落极富匠心,且无刻意之痕,可说是其中年学“二王”的代表作之一。
林良的《雪岩栖鹰》,水墨淋漓,几乎不施色彩。郑板桥本场四尺整张《竹石图》,瘦石篁竹,清高自傲,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洗凡尘。黄慎的绘《得利图》则可谓黄慎人物画风的代表。
除此之外,2010朵云轩秋拍的名家成扇专场、海派精品专场、名家小品专场及海派当代专场,亦名家云集,别具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