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网页、微信上经常看到一些给古人挑错字的文章,有什么“十大错字”、“皇帝错字”、“《兰亭序》的错字”等等。本山人才疏学浅,并没有研究过古文和文字学,但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多少对古文有些了解。看到这些给古人“挑错”的人上蹿下跳,本想一笑置之,但又怕他们带坏小朋友,更何况本山人眼里容不得沙子,每次看到这种标题都肝儿疼。于是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写下此文。愿那些精力过剩又无耐心深入学习古文的同志,至少保留一点对祖宗的恭敬之心。这样,山人也算自我保健了。
古人会不会写错字?肯定会。可是,给他们挑错时,请不要以现代汉语字典的标准去评判,同时确保自己别弄错。不然,古人泉下有知,万一笑掉大牙,不仅有碍观瞻,还使得人家没法嗑瓜子,看热闹时少了许多乐趣,殊为不美啊!
来看看所谓的错字,第一个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错字”的承德避暑山庄牌匾,康熙所书。如图,
他们说“避”字多了一横,然而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古人就是这么写的。挑错的人,脸红了没?
还有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
碑上的繁体“鱼”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挑错的人认为康熙不是不会写这个字,而是“有意写错”。还有一番解释,真是辛苦啦!为了成全康熙的面子,堆砌了那么多的文字。可谁知道,费了半天劲,却给自己的脸上抹了黑。有这个功夫,去璞英学堂学学书法多好?至少能知道四点写成三点,是行楷书里的普遍写法。
(古人“亦”字楷书的一种写法,下面是四个点,你如果也认为是错字,那本山人就表示彻底服了)。
各位坐稳,山人继续!挑错的文章中提到:“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
不多说了,直接上图!
一个简单的“流”字,难道这么多古人都“写错了”?其实,“流”字上面的“点”,加不加都是对的。挑错的人,是不是自作聪明了?
“在”字下面加了一“点”也是有来历的,古文字中“土”字经常加一点,这不能说人家写错!毕竟古代文字的标准不是现代新华字典的要求,咱现代文明人得讲理啊,对不对?看图!
还有,所谓出现最多的错别字:“明”,他们认为“日”写成“目”是错误的。如图,
如果写成“目”是错的,那古代会写字的几乎全军覆没了。可这真的是古人集体犯错吗?这个字有没有来历?“明”字的“日”为啥要写成“目”?鉴于没人给本山人交学费,因此恕不奉告!聪明的现代人,您自己去研究吧。本山人心软,友情提示一下:请盯着“明”字的篆书、隶书写法看1-30分钟,当可自悟。时间长短与脑袋里的水分成正比,与肚子里的学问成反比。超过30分钟者……祝您生活愉快!
其实“明”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日月“明”,后来的大篆有另一种写法,就是囧月“明”,这个“囧”字可不是现代网络的含义,而是象形字,表示窗户,即月光从窗户中照进来,就是“明”的含义。后来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囧”上面两点变成了一横,下面小方块变成一横,于是就是通用的目月“明”。
“天下第一关”的“第”字也错了?
哎,山人我在犹豫和纠结,要不要在不收学费的前提下告诉你:古人的草字头和竹字头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通用的,Understand that?没来璞英学堂学习书法,连这么low的知识点都没掌握,以后拿什么去维护世界和平?如来神掌吗?怎么?还不服气?有图有真相!
至于其他错字,如 “富”字没头, “章”字竖通上,“碑”字少一撇,还是请各位自己看图吧!
还有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
碑上的繁体“鱼”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挑错的人认为康熙不是不会写这个字,而是“有意写错”。还有一番解释,真是辛苦啦!为了成全康熙的面子,堆砌了那么多的文字。可谁知道,费了半天劲,却给自己的脸上抹了黑。有这个功夫,去璞英学堂学学书法多好?至少能知道四点写成三点,是行楷书里的普遍写法。
(古人“亦”字楷书的一种写法,下面是四个点,你如果也认为是错字,那本山人就表示彻底服了)。
各位坐稳,山人继续!挑错的文章中提到:“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
不多说了,直接上图!
一个简单的“流”字,难道这么多古人都“写错了”?其实,“流”字上面的“点”,加不加都是对的。挑错的人,是不是自作聪明了?
“在”字下面加了一“点”也是有来历的,古文字中“土”字经常加一点,这不能说人家写错!毕竟古代文字的标准不是现代新华字典的要求,咱现代文明人得讲理啊,对不对?看图!
还有,所谓出现最多的错别字:“明”,他们认为“日”写成“目”是错误的。如图,
如果写成“目”是错的,那古代会写字的几乎全军覆没了。可这真的是古人集体犯错吗?这个字有没有来历?“明”字的“日”为啥要写成“目”?鉴于没人给本山人交学费,因此恕不奉告!聪明的现代人,您自己去研究吧。本山人心软,友情提示一下:请盯着“明”字的篆书、隶书写法看1-30分钟,当可自悟。时间长短与脑袋里的水分成正比,与肚子里的学问成反比。超过30分钟者……祝您生活愉快!
其实“明”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日月“明”,后来的大篆有另一种写法,就是囧月“明”,这个“囧”字可不是现代网络的含义,而是象形字,表示窗户,即月光从窗户中照进来,就是“明”的含义。后来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囧”上面两点变成了一横,下面小方块变成一横,于是就是通用的目月“明”。
“天下第一关”的“第”字也错了?
哎,山人我在犹豫和纠结,要不要在不收学费的前提下告诉你:古人的草字头和竹字头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通用的,Understand that?没来璞英学堂学习书法,连这么low的知识点都没掌握,以后拿什么去维护世界和平?如来神掌吗?怎么?还不服气?有图有真相!
至于其他错字,如 “富”字没头, “章”字竖通上,“碑”字少一撇,还是请各位自己看图吧!
总结来看,所谓古人的错字,大多数都是我们现代人的自以为是,结果让人看了笑话。古人冷笑之余,应该会感到悲哀吧?说到这儿,应该配点音乐,阴森恐怖的。在此背景下,古人开始“云”了:“呔!尔等不肖子孙!自己没把中国传统文化学好,居然还给我们挑错,就你肚子里那点墨水,我们一个蒙学(幼儿园)毕业的小娃娃都比你强!”
为写这点东西,耽误了本山人两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原计划再加点儿文字演变的内容,以及古人对文字的简省、假借、通用、避讳等造成的现代人的“误解”,有理有据,才能更有说服力不是?不过时间有限,咱们下次再聊吧!
丙申七月十六日初稿
丁酉七月廿八日修改
璞英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