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
常沙娜:一个少女与她的敦煌
3月8日妇女节,中国美术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常沙娜。她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之女,同时也是我国著名艺术设计家、教育家。当天下午,由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主办的“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作为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此展囊括了常沙娜敦煌临摹、装饰手稿及设计作品等,透过展览可以感受到常沙娜笔下瑰丽的敦煌世界,同时也见证一代“敦煌人”守望的精神与深沉的爱。
今天,中国美术馆人山人海,比肩继踵。常沙娜一头的银发,棕色的上衣,似乎站在人群之中显得身单力薄,但是她的致辞中却掷地有声,赢得了观众的尊崇与敬意。她秉承其父遗志,与敦煌打了一辈子的交道,86岁的她在中国美术馆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以宣传海报衬托的敦煌背景下,琴师弹奏一段恬淡的旋律,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喟。这个小众的生日交流会,以西化的甜点咖啡的交流模式,让一个敦煌永恒的少女,冥思遐想。
常沙娜的往事诉说
首先想到的是她的父亲常书鸿,她眼睛望着窗外的人群回忆着:“当时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出版了《敦煌图录》,当他在书摊上看到以后,都不知道我的中国,我的甘肃敦煌竟这么美,有这么精美的艺术石窟。”常书鸿当时看过以后,就十分的喜欢,400幅有关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这对一直在法国长大的九岁的常沙娜来讲记忆犹新,敦煌这个名字第一次埋藏在了她的心里。“我的经历几乎都是跟着我的父亲,他一生的影响使我变得成熟起来,包括对敦煌的感情。”常书鸿留学十年归国以后,对莫高窟的心心念念,对敦煌石窟的保护与坚守,成为了他一生的夙愿。在断断续续的交谈中,常沙娜显得很疲惫,她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的学生们却显得异常兴奋,合影与送礼物的络绎不绝。
跟着父母回国以后,经历了抗日战争,生活条件艰苦,跟在法国的条件简直有天壤之别,但是这些都没有让常沙娜失去爱的能力。“与人为善,这个原则我一直不变。”在她的回忆录《黄沙与蓝天》中有这样一段感受:“我们一家从法国回来,还没有看到北平的新家就赶上了战争,逃难,不停的迁移,在这个地方呆一年,在那个地方呆两年,越走越苦。”这段经历,让我想到了齐邦媛的《巨流河》,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之下举家奔走的情景。常沙娜对这样的经历很淡然,“在贵州的时候,日本飞机差一点炸死我们,当时冒着很大的危险,从那个时候妈妈刚从法国回来,后来就躲到大教堂,天主教会给了我们安顿的地方,得到了上帝的保佑。一直到了重庆,我的妈妈每一个礼拜都要祷告。”
“我们坐了一个月的卡车,从重庆到兰州”,常沙娜对这段经历印象很深刻,因为跋山涉水,走得很苦,很累。去了敦煌以后,她意识到,光是学习是不够的,首先要保护。在敦煌的这段日子,常书鸿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治理敦煌的工作上,常沙娜回忆道:“我父亲当了所长,他一开始就没有时间画,没有时间研究,首先要以保护为主,维护这个地方。我们第一顿饭是一碗醋、一碗盐,然后有面片,必须要吃醋,因为当地的水碱性很大,后来父亲就鼓励大家种菜,种树,他把很多的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常沙娜不断地提到她的父亲,在她的心中父亲是敦煌的守护神,这种尊敬生根发芽长在了常沙娜的心中。也许是父亲在常沙娜的心中很伟大,让她说出了这么深情的话:“我特别听我爸爸的话”。
一辈子没有学历的学业
常沙娜真正地喜欢上了画画,是她妈妈与爸爸感情矛盾升级以后,“我妈妈很烦,压力很大。两个人矛盾越来越大,后来我妈妈出走了。我在酒泉河西中学上了初二,但是我在每个寒暑假的时候都会回到敦煌,我的很多临摹都是这个时间段完成的。后来认识了邵芳,董希文,我就跟着他们学,画,我特别喜欢画”。此刻的常沙娜脸颊有点红晕,在红酒摇曳的时刻,她似乎更清醒了,“我妈妈出走以后,河西中学我去不了。我爸爸说,你就干脆不要去了,后来董希文的夫人她说,沙娜你不要再走了,你要保护、照顾你弟弟,照顾你爸爸,你喜欢画你就画。到了敦煌中学期末的时候,我就到中学去考试,董希文这些前辈教我历史,我很听话,所以这就是我所谓的童子功。我这一辈子就是一个没有学历的学业。”
因缘际会,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了一个工艺美术研究室,聘常沙娜为助教。据常沙娜在研讨会上回忆:“我就在林徽因的设计项目中,在她的指导下开始了研究。她说你在敦煌呆过,敦煌图案你也临摹过,后来景泰蓝要改进,我就按着她的思路开始钻研,正好国家举办了一个亚太和平会议,梁思成、林徽因让我为这个活动制作了一些礼品。比如头巾,用的是敦煌的图案,和平鸽不用毕加索的,而是以敦煌壁画里的鸽子为主。我就组合在一起,组合了一下,林徽因指导一下,后来就印出来了。从那以后,我就决定了一辈子不在再从事绘画,我就开始从事设计了,把敦煌的图案运用,发展,跟工艺美术结合起来,延伸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礼品,那个时候很受欢迎,很成功。”
后来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常沙娜在熟悉的敦煌壁画改进基础上,在服饰、首饰等方面都均有体现。1958年,中央开始进行十大建筑工程项目,常沙娜有幸参与设计了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等等大型工程的建设。常沙娜提到过去的辉煌成果时,脸上充满了熠熠光彩说,“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设计上,我把敦煌的图案,像荷花、莲花等等运用起来, 在一个工程师的指导下,要把通风口与照明结合起来,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非常重要。后来,大家就学习把敦煌的图案、设计,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上,总之改了一个多月。”
一生挚爱的敦煌
在法国里昂长大的常沙娜,在服饰着装上很简洁朴素又协调优雅,完全符合现代穿着风格,但是让我很意外的是她骨子里非常的传统,我想这种传统来自敦煌给予的传统。她讲到,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喜欢穿前面以一个骷髅头或是老虎头为背景,后面是英文的修饰,包括现在的一些女孩子,喜欢穿超短裙,其实很难看,他们并不懂美,不懂敦煌的美,更不懂敦煌的文化。常沙娜举了一个很实际的例子,“你要研究壁画里的那种建筑,各种服装,然后你应该怎么用,在图案的法则中,比例很重要。你的东西,不能大于你的脸。”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担任院长十五年来,常沙娜在孜孜不倦的生活、工作中,敦煌精神已经成为了她生命的一部分,敦煌精神已经渐渐地融化在她的精神血液里了。这一切,都是源于当年那个少女,与她心中眷恋的敦煌。
作者: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