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策 展 人:范迪安、李 磊、高士明(执行)
展览时间:2010-10-24~2011-02-28
开幕酒会:2010-10-23
展览地点:上海美术馆
参展人员:徐震、瑞克斯三人组(Raqs Media Collective)、杨福东、张洹、汪建伟、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等
2010上海双年展的策展过程分为“展开”与“回归”两个步骤。“展开”部分是指从2010年6月至10月的国际“巡回排演”,按照三个主题单元,分别在欧洲、美国与亚洲进行;“回归”部分是指“巡回排演”向上海美术馆主体展的回归,三次“巡回排演”将构成主体展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展开”与“回归”两个步骤是上海双年展将自身议题放在世界舞台上进行检验和排演的过程,也可以被视为上海双年展对于国际艺坛的一种呼应与回馈。
根据“巡回排演”这一充满现场感和行动感的工作方式,2010上海双年展的主体展览将以上海美术馆作为中心展场,同时拟设立主题性分展场,与主展馆共同构建起“双年展剧场”的情境与叙事。10月份,“巡回排演”将回归到双年展主馆,构成主体展览现场的基本“剧情”和框架。双年展主馆侧重展示具有现场感的平面作品以及具有事件性的空间作品,强调当代艺术创作的叙事容量与场所精神。
2010上海双年展的行动计划
• 1924年苏联未来主义作家 Tret’iakov创作了革命诗歌Roar China!
• 1926年苏联左翼群体在莫斯科演出的同名戏剧Roar China!
• 1930年10月27日前卫戏剧Roar China!在Martin Beck Theatre上演
• 1934年,未名社成员刘岘在上海创作该剧的插图《怒吼吧中国!》。
• 1935年中国版画家李桦创作黑白木刻《怒吼吧中国!》
• 1937年国际纵队成员Langston Hughes在Volunteer for Liberty 发表反法西斯诗歌Roar, China!
这段发生在1920-30年代的上海-苏联-纽约-西班牙之间的曲折往事,是艺术-政治史上的一次曾经真实存在的“巡回排演”。这80年前的“巡回排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去重新检讨前卫与革命、革命与国际、国际与民族-国家、国家与政治、政治与艺术、艺术与前卫-革命之间的复杂关系。80年后的今天,上海双年展将以另一次跨地域的国际性的“巡回排演”向那个大时代致敬。
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计划从2010年6月开始,共展开五幕。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的回声。
第一幕:胡志明小道,将与“长征计划”合作,2010年6月至9月于北京展开,议题为“从生产到排演”。“长征计划”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策展项目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生产和话语生产。“巡回排演”第一幕将以“长征”正在进行的“胡志明小道”计划为排演案例,检验“文化生产”这一观念的有效性,以及从“生产”到“排演”的范式转变对于艺术创作与思考的意义所在。本次“排演”将在中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之间搭建一系列艺术与思想的活动平台,深入到这个地区的复杂记忆中,集中探讨艺术和思想在重新定义“自我-历史-社会”这一集合体的过程中的作用。“胡志明小道” 以调研(2008-2009)、教育论坛(2009.7)、实地行走(2010.6-7)、“排演”(2010.9—11),“剧场”(2010.10—2011.2)以及“知识资料库”等元素构成,其中“排演”和“剧场”部分共同构成2010年上海双年展的“巡回排演” 项目。
第二幕:从作品到排演,将与PERFORMA:纽约表演艺术双年展合作,2010年9月24日至26日于纽约展开。PERFORMA 致力于探讨“现场”与表演艺术在20世纪艺术史中的意义和影响,以及21世纪表演艺术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以表演、现场等方式进行社会批判,是当今国际双年展领域最富有挑战性的活动。2010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纽约站将对当代艺术的系统机制进行反思,探讨从“作品”到“排演”的可能性。纽约站将以布莱希特“史诗剧场”的方式,邀请艺术圈子里的各种角色(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记者、教授、批评家、学生……)参与“排演”,共同探讨自我和艺术的危急时刻,通过集体性的“排演”,把参与者从自我扮演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本次“排演”将探讨艺术创作在作品与现实、剧场与排演、社会空间与艺术体制之间的纠结关系,在现代主义以来的乌托邦思想与左翼文艺的背景中反思当代艺术的“社会参与”及行动主义。该项目纽约部分历时3天,其中的现场论争部分将深入探讨艺术家当前创作中的困惑与僵局。
第三幕:从展览到排演,将与MANIFESTA(欧洲宣言展)合作, 2010年10月初在西班牙展开。十六年来,欧洲宣言展以探寻欧洲内在的政治、经济和历史边界为其线索,以“内在边界”作为社会参与的现实契机,力图重新构造新欧洲的文化空间。本届上海双年展的第三幕将以实验戏剧的方式展开,演绎当前遍布全球的国际大展的政治经济学“内幕”。该剧从当下现实中取材,目前正在调研与编写之中。以剧场的方式,本次排演将追问:在当代艺术的政治经济学网络中,是什么在抑制着心灵的力量?是什么在阻挠解放的步伐?是艺术系统那只无所不在的“看不见的手”?还是国际艺术市场的“行情”?是千篇一律的国际大展?还是渗透到我们身体深处的大众文化?艺术家的个体正变得越来越健康而空洞,我们莫名其妙地进入一种“后历史”状态。如何来清晰地描述这种状态?
第四幕:巡回排演——上海美术馆主体展,于2010年10月23至2011年2月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本届双年展主体展将以展前的三幕作为空间线索和展示框架,打造出一个注重时间性、场景性、体验性的跨媒介现场。绘画、影像、装置、网络……不同的媒介和形式在剧场中登台表演,彼此串联。通过这些媒介和形式,双年展把不同的时间意象引入现场,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构造起了一个总体化的叙事性环境,观众可以在展厅流线中渐次领略一幕幕的“双年展情境”。
第五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学者高峰对话”,将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1月在上海展开。“从西天到中土”印中学者高峰对话将从双年展开展后开始,每两周邀请一位世界级的印裔学者与中国学者进行对话,同时编辑出版“印度当代社会思想系列读本”(6册40万字),以当代思潮前沿的论点促进中国学界的亚洲内部交流,重新评估当今国际学术形势,刺激中国学术视野更新。
以上5幕共包括参展艺术家近70位,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