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户 密  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本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现代卷
  • 姓名:
  • 类别:
  • 省份:
本站 > 动态 >娱乐报道> 正文

杨晓阳“写意中国•2010大写意国画邀请展”开幕式讲话

来源: 中国国家艺术网   2010/9/29   作者:杨晓阳   地点:上海

尊敬的杨部长、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今天,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和学者们齐聚上海浦东展览馆,共同见证由中国国家画院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联合主办的“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2010大写意国画邀请展”开幕。首先,我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对各位领导、嘉宾和艺术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文化部、上海市政府等领导在展览筹备过程中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一直以来的密切配合与不懈努力致以诚挚的敬意。

此次展览筹备历时3个月,凝结了策划人和组织者的智慧与汗水,同时也得到了国内最著名的国画大家们的鼎力支持。此次展览有老中青三代共100位艺术家参展,展出作品193件,这其中既有孙其峰、黄永玉、方增先、刘文西、韩羽等享誉画坛的前辈艺术家,也有以刘大为、冯远、王明明、潘公凯、施大畏、龙瑞等为代表的驰骋画坛多年的中坚力量。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当代美术界难得一遇的重量级集体展示,代表了当今中国画创作的最高水准和整体面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与其它展览不同,此次展览放开了对参展作品的各种限制,是尊重作者、尊重艺术规律的大胆尝试,使一批观众难得一见的宏幅巨制得以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参展的作品大多是艺术家们的新作,毫无疑问,这些作品代表了艺术家们的最新成果,这在提升展览品位和质量的同时,也成为此次展览的一个重要亮点。

“写意中国”展览的举办,初衷是试图打破以往的展览只有展示没有研究的状况,并以研究的态度探讨“写意”这一在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难度最大、形成周期最长,而创作时间最短、又最符合艺术本质、最具中国特色、最涉及艺术本体建设然而在理论上最需要首先澄清的问题。200多年来,以西方写实、抽象主义代替中国标准,这缘于中华民族在经济落后的时代误以为自己的文化也落后。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此次展览能够在中国画坛和艺术界引起关注,必将对中国当代美术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把文化建设提升到议事日程的今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扶持力度,使中国美术的发展也进入了难得一遇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也为当代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创造中国风格,凝聚中国精神,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形象,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国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同时这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当务之急。

在这个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期,我们重提“写意”,正是因为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无法代替的重要意义。对中国艺术而言,“写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观念,一种境界,这在中华民族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一段时期以来,受西方诸多艺术流派的影响,制作风、矫饰风横行中国画坛,而中国绘画最为精髓的优秀传统则被视为糟粕而丢弃,这不得不令人扼腕痛惜。可以说,“写意”是中国文脉绵延数千年而不断地重要内因。所以,此次展览不仅展出了当代的名家力作,还有古代经典彩陶、岩画、玉器、青铜、雕塑、绘画作品的图片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回顾,试图在呈现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和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梳理写意精神在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脉线索,具有较高的学理研究价值。

放眼世界,任何一门优秀的艺术无不充满着写意精神。“写意”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借此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展出契机,希望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优秀艺术家和作品的互动交流,将中国的写意精神与理念推向海外,真正在国际艺术领域产生影响,这是我们的期望。相信通过全国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以中国美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迎来更为辉煌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2010-9-28

暂无留言:

留言内容: >>更多留言


本站艺术名家官网优惠抢驻中!

欢迎艺术名家注册艺术家会员,开通自己的官网,上传自己的佳作和内容。
QQ:271692909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诚邀入编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可以刊登艺术名家生平简介、代表作、目前市场行情、收藏潜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热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圈人脉、懂经营管理的创业型人才优先。
QQ:271692909

推荐名家

朱浩云

苏金成

敖日力格

魏谦

吴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钟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网站调查| 证书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