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从同道好友穆治钢先生处得见一封珍藏三十多年的书信,一封从未面世的启功先生的真迹书信,拜读吟诵,忆其形象,慕其才情,珍其墨迹,悟其书道精神,真的是钦仰不已。
信是写给当年主持筹备成立中国书协工作的陈叔亮先生的,主要内容是“不晤又好久了......有一个东北青年,名叫穆治钢,21岁,业余酷好书法,看过很多理论书,人也聪明,他自己想获得深造,我也觉得他应该深造......例如到中国书协作见习工作......你能否接见他一次,谈几分钟,看看是个什么材料,万一是块有用的材料,岂不很好吗?......想必蒙谅解这种心情的......”(下图为启功先生亲自为穆治钢写推荐信)
信里介绍穆治钢,寥寥数笔,却十分传神,而且认为是一块有用的材料,孺子可教,璞玉待雕,感情何其真挚,期盼何其热切。
对穆治钢的真挚、热切,启功先生并不停留在写封举荐信上,而是用他特有的方式来延续,对一旦看好的“材料”进行精细地雕琢。
陈叔亮先生曾认真的问启功先生:“您如此器重穆治钢同志,他是你的弟子乎?”启功先生认真而幽默的说:“磕过头的,秘密的!”
一次,启功先生给穆治钢先生讲述自己学习书法的心得,疲惫不堪的穆治钢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启功先生非常喜欢这位远道而来的学生,他拿出一张自己少年时的照片,叫醒穆治钢并幽默地说:“你看这张照片像谁?如果这张照片像你,你就是他儿子,如果你像这张照片,他就是你老子。”的确,穆治钢圆圆的脸,长的还真有点像启功先生。
还有一次,穆治钢持作品上门求教,先生看后欣然题字:“心有灵犀,我很惊讶”。这是对弟子有进步的肯定、欣赏、鼓励,但不说字好。潜在词则是:尚未达标,你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