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大陆说的“德智体美劳”还是台湾说的“德智体群美”,都是将“美”作为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之一。目前中国的许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仍然以偏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观念,导致中国学生普遍出现知识水平尚可而人文精神却有待加强的现状。在国外,学校老师时常带领少儿到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参观画展,了解本国艺术和世界艺术历史,增加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孩子的艺术修养得到真正的发展。我国青少年在艺术领域与国外相比有着极大缺失,所以“美”的普及和艺术教育势在必行。
在众多具有艺术气息和中国文化的意象中,最具特色的“美”应该就是来自与中国书法与绘画了。中国书法和中国画,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以传统儒、释、道哲学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发展起来的,其精华在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下,不仅增加对中国书画的兴趣,掌握中国书画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倾向,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1912年蔡元培先生发表了著名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演说,提出“注意道德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主张,“五•四”运动前夕,蔡元培先生又大声倡议“文化运动中不要忘记美术”,蔡元培先生在《新青年》上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谈美育作用。书画艺术教育中的“美”学理念不仅仅是教育技能,更是授予修养、情感、境界、态度的人文精神。它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在生动形象鲜明直观的艺术呈现中展现善良美好的情感。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梅贻琦在近代教育方面,也着重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新民”。
多笔艺术的观点认为:大师和艺术家也都不是学校培养的,而是社会培养、社会造就的。社会教授的应该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书法绘画技术,更重要的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和人文理念。书画艺术教学在于充分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保护他们的个性,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孩子个性、习惯和情绪的健康发展。给孩子一双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用美丽的心灵去感受世界,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的创造,让孩子收获成就感,收获快乐和自信,培养孩子的敏锐感知世界和洞察“美”的能力。
书画艺术教育是“美”的培养,是修养的锤炼。书画艺术教育的结果很重要,同样地,书画艺术教育的过程更重要。因为,过程是真正培养和挖掘教师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重要环节,而在当下,中国的艺术教育中,大部分以教育结果为导向,好作品就是好教育。但是,家长们并不关注好作品如何来的,也许是临摹,也许是老师代画,这就是中国式艺术教育的缺陷。
书画艺术教育旨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普及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激发青少年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的书画艺术水平和“美”学理念,解放孩子的艺术天性,塑造孩子心灵,加强孩子素质修养,促进我国青少年书画艺术的繁荣和活跃,不断壮大我国的青少年艺术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