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户 密  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本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现代卷
  • 姓名:
  • 类别:
  • 省份:
本站 > 名家 > 画家 >画家访谈> 正文

冯锦屏:载入联合国史册的中国艺术家

来源: 中国国家艺术网   2014/7/5   作者:   地点:北京

半生翰墨写中华,妙笔今朝耀彩花;遒劲一龙飞纸上,方知藏入帝王家。这是联合国“世界和平教育奖章”获得者冯锦屏近年来为国家领导人赠送书法作品《龙》后,写诗所记。近日,记者对曾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盛赞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艺术家”冯锦屏先生进行了专访。

艰苦历练铸就独特风格

1957年4月,冯锦屏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古城锦屏镇的一个小山村,在家乡灵山秀水和清新海风的熏陶感染下,使其对大自然产生了美的强烈追求。1968年,父亲将一本购买的《颜真卿字帖选》递到他的手里,叮嘱其要照着字帖认真练字。这是冯锦屏第一次与书法结缘,并没有产生刻骨铭心的作用,倒是作为连云港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省三八红旗手的母亲顾良珍“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教诲影响其一生,“做事就要把它做好,要么不做”的性格伴随其终身。

真正使他对书画产生一锤定音作用的则缘于一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拜访串门。

1975年,冯锦屏高中毕业后分配到徐州煤矿,成为一名井下矿工,由于他吹得一手好笛子,引起徐州歌舞团有关领导的关注,有心培养调入。拜访该领导时,客厅一幅狂草书法令冯锦屏肃然起敬,字尽管他不认识,但却产生出强烈的兴趣。该领导告诉冯锦屏,这是上海一位有名教授赠与他的书法真迹;同时,打开木箱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一一展示给冯锦屏。这是冯锦屏第一次接触书画艺术,奔腾豪放、飞逸洒脱的书法和栩栩如生、气象万千的绘画,令他心情激荡、热血沸腾,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由此迷上了字画。周日,他不惜三四十公里的路途,到城里新华书店搜寻有关绘画、书法的各种书籍,制订出详尽的学习计划。从此,每天清晨5~7点,晚饭后至12点,成为冯锦屏雷打不动练习书画的时间;煤矿电影院、篮球场再也见不到他那矫健的身影。他持之以恒,直至离开徐州煤矿,从未间断。

有一天晚饭后,矿井的哥儿们找冯锦屏聊天说事,来到宿舍区排房后,同事们大呼小叫,他仍是毫无动静。大家走到窗前,往里观望,只见他全神贯注在习书临帖,臂膀上趴着蚊虫叮咬也浑然不觉。同事们面面相歔,再不忍打扰他的情趣,轻手轻脚地离开窗下。

冯锦屏为检验自己学习书法的效果,第一次,他买了张大白纸,用墨涂黑、晾干,再用白粉写出碑帖式效果的毛体《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当冯锦屏把字幅悬挂在办公室内,同事们看后大为称赞,有的还向他求字。冯锦屏心里感到美滋滋的,甚至有些沾沾自喜。

有一天,有个外地的老师到煤矿办事,看到这幅字后很是欣赏,但感觉缺乏力度,没有劲。当他得知书写者是矿内小年轻的习作时,认为作者是个可塑之材,仍须努力。当领导将这个信息转告给冯锦屏时,更加坚定了他学习书法的信念,决心从楷、隶、篆、魏碑、行书等基础起步。从此,冯锦屏更加注重搜集各种书法、绘画的书籍,不管厚薄,见到就买,发誓要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冶炉自铸,那一阶段购书达数百之多。

书法靠练,练得多字写得也多;冯锦屏的书法在当地逐渐声名鹊起。《徐州科技报》记者看到冯锦屏的字后甚是喜爱,在他的鼓励下,冯锦屏书写的行书作品:朱子28字训“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于1981年首次发表在《徐州科技报》的副刊上。不久市广电局的田姓局长就找上门来,表示可调冯锦屏到广电局去工作;如另有想法,也可为其介绍一位书法老师。冯锦屏当即表示:愿意找位能学到真东西的老师。在市广电局的帮助下,冯锦屏正式拜徐州市博物馆书法家薛林为师。薛林老师不仅教冯锦屏练习各种碑帖,更教导他要多读书,少参展,将来方有可能成为大家。经过拜师学艺,冯锦屏的诗、书均取得质的飞跃,《徐州日报》发表的《游沛县歌风台》,即是其诗和隶书的明证:兴游古沛歌风台,大风遗曲犹然在,亭阁碑廊映柳绿,满城清风剪画来。

为取百家之长,冯锦屏发现报纸、期刊题头的字都是出自当代名家、大师,搜集报头、刊头正是学习书法的捷径,既可练习书法,海纳百川,又可开阔眼界、充实精神。他把搜集到的报纸、期刊题头装订成册,用以研习。努力就会有收获,1982年初,时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的张超曾为冯锦屏题词:莫让年华付水流;不久,又亲赴江苏接见冯锦屏,鼓励他学好书法,为煤炭文化事业做出贡献。这一年,《经济日报》开展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征文,他将这段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1982年10月的《经济日报》上。文章引起轰动,冯锦屏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封来信,很多报社给他寄来报头及介绍创刊经过的资料;新华社陕西分社的侯嘉阴一次就寄来20多个报头,激励他潜心学习;时任《经济日报》编辑部主任的詹国枢亦来信砥励:“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不久,《新华日报》以图片新闻的形式报道了冯锦屏学习书法的事迹。

1983年,冯锦屏调入东海县曾为毛主席提供水晶棺的1065矿,从事心仪已久的工会工作。他的特长使工会各项事业如虎添翼,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为不辜负领导和同志的期望,他又将业余时间投入到学国画、摄影和篆刻中。

1986年,经省电视台推荐,冯锦屏借调到连云港市电视台一个月。他在借调中施展了诗、书、画、印及演艺、摄影等文艺天赋,并为电视台书写、制作了大量不同风格的字幕与新奇的台标,博得领导与同事的喝彩及信任。一个月后,他以人才引进的名义从基层“调入”到电视台。

自古道: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冯锦屏经历过煤矿井下艰苦环境的磨练,铸就了坚忍不拔的性格,在其书法和绘画上则体现出豪放洒脱骨格雄奇的风貌、气度恢宏遒劲浑厚之笔触、唯美创新造型独特之风格。

暂无留言:

留言内容: >>更多留言


本站艺术名家官网优惠抢驻中!

欢迎艺术名家注册艺术家会员,开通自己的官网,上传自己的佳作和内容。
QQ:271692909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诚邀入编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可以刊登艺术名家生平简介、代表作、目前市场行情、收藏潜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热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圈人脉、懂经营管理的创业型人才优先。
QQ:271692909

推荐名家

朱浩云

苏金成

敖日力格

魏谦

吴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钟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网站调查| 证书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