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户 密  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本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现代卷
  • 姓名:
  • 类别:
  • 省份:
本站 > 动态 >文化产业> 正文

处处都是“非遗”,最终可能没了非遗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0/6/4   作者:   地点:北京

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近日表示,“风水”等项目是否确定为“非遗”尚在研究之中,同时,对民间信仰中的很多项目都不能草率地下结论。

“非遗”概念的发明和相关制度的实施,对于文化保护传承的确颇多积极作用。给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以体现其重要性和贡献性,并对有失传之虞者予以建档留存,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传播和继承,是保护传统文化优质成分的良好手段。然而,非遗项目的申报和确定,目前却呈无限扩大化的趋势,在有些人眼里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非遗”一把的。一些不伦不类的申遗和批准,可能使得本来很严肃的非遗保护制度,变得有些轻佻。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既要有相对成型的实际内容,又要有可以传之后世的独特文化价值。以“风水”项目为例,其能否被认定为“非遗”之所以尚在研究中,原因在于尽管其影响很大,但目前对于它的范畴、作用和影响都还比较混乱、难以确定。试图将一堆混乱的概念和一套模糊的理论弄成所谓“遗产”,显然有悖于非遗保护制度的主旨。而比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还有不少,比如“市级非遗焖饼”、“省级非遗回锅肉”、“国家级非遗茶叶” 其中有不少项目扣上一个“遗产”的名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广告效应。这无疑是对非遗制度的扭曲利用。这种做法极有可能会毁了这一制度本身 非遗保护制度既会因此失其严肃和权威;而且如果到处都是“非遗”,最终显然就哪个也不“非遗”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据报道,最近完成的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初步查明,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共87万项。如此之多的“遗产”数都数不过来了,还谈得上什么有效保护和继承吗?

暂无留言:

留言内容: >>更多留言


本站艺术名家官网优惠抢驻中!

欢迎艺术名家注册艺术家会员,开通自己的官网,上传自己的佳作和内容。
QQ:271692909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诚邀入编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可以刊登艺术名家生平简介、代表作、目前市场行情、收藏潜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热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圈人脉、懂经营管理的创业型人才优先。
QQ:271692909

推荐名家

朱浩云

苏金成

敖日力格

魏谦

吴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钟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网站调查| 证书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