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著名书画家冯锦屏的艺术人生
初见冯老师,身材挺拔,步履健硕,英气十足,莫说我这是吹捧,你能这么说,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还未曾见过冯老师本人。冯老师工作室的一面墙上挂着各时期艺术作品以及荣誉。山水画,传统中透射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色彩鲜明,层次清晰,体现出一种雍容华贵之气,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书法作品则苍劲有力,似有大家风范,又自成一体,入得人眼,便久久难忘,站在一旁也只有惊叹美哉,妙哉的份儿。期待通过这次访谈能够更进一步了解著名书画家的艺术人生轨迹。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书画产生浓厚兴趣的呢?
冯锦屏:很小的时候,父亲给了我一本颜真卿的字帖,让我好好练习。后来高中毕业以后去煤矿工作,做的井下工,有机会偶然认识了一个徐州歌舞团的朋友,去了他家,在他家墙上看到了两幅书法,没有装裱,用图钉钉在墙上,却给人感觉很典雅素净,然后他又给我展示了一幅画,这是装裱好的。那时候是文革时期,破四旧的年代,这些东西是很难得一见的,平时偶尔看到的也是印刷品,没有见过真迹,这些真迹就好像是艺术殿堂里面透出的一丝光,让我透过缝隙感受到了深藏之后的艺术宝藏,我被震撼了,就入了迷。
我回去之后就开始不停练书法和画画,那时候自己还爱好打篮球,每天工作完,就打上1小时的球,其余的时候就是书法作画,如果不打球,所有的时间就是作书画,每天晚上画到12点,早上5点起床练书画,坚持五年多。
记者:不管春夏秋冬您都坚持练习书画,我们想知道,除了入迷,还有其他的原因让您如此坚持呢?
冯锦屏:那时候还年轻,有时候经常会给矿工画画、写字。工友里面有文化就说,哎呀,这个冯锦屏字写的好,画得好。当时自己就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被人肯定。那时候手头的字帖也不多,我就留心各种报头,那时候的报头都是伟人、书法大家的作品,我就收集了临摹。
后来我给《经济日报》投稿,内容大致就是说如何学习报头题字充实精神生活,发表了之后,很多来信,都是鼓励和夸奖的,说我这内容思想好。其中有个山西的记者,他给我收集了很多报纸的报头寄给我。那时候自己在煤矿工作,年轻嘛,想自己在这这么长期干下去,连对象也不好找啊,当时都说“煤黑子”,所以觉得自己应该要好好画下去,当个画家。
冯锦屏在创作
记者:那就是除了入迷之外,还有被外界的肯定、鼓励,以及自己当时想有所作为的心态。我们想知道,是什么契机让您正式进入艺术殿堂呢?
冯锦屏:那时候就是自己一直在画,所以没有基础的训练。当时徐州广播电视局的局长见到我之后,就问我,你想提前进入书法家的行列还是想学到真东西?我当时想了想说,我想学真东西。他就给我推荐了徐州博物馆的一位老师,叫做薛林。跟薛老师学习的时候,他说要想学会真正的书法、绘画,那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多读书,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其次先不要去参加各种展览,踏实走自己的路,多练习。书画其实就是融会贯通,多练多读多画,修养就会出来。他的意见至今回味起来我觉得还是对的。
记者:所以我们常说书品相当于我们的人品。
冯锦屏:对,就是这个意思。
记者:让您用几个字来诠释您书画作品的特点,您觉得哪几个字更恰当?
冯锦屏:有人说我的字画雄强浑厚,比较有军人气质,这个我比较喜欢。
记者:字如其人,您的作品给人感觉雄健洒脱,这是不是也是您对人生的一个态度呢?
冯锦屏:我们连云港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脐部”,在古代我们是属于齐的,我的性格比较偏向硬朗吧。而且我觉得,能维持自己的生计之外,应该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去创作、突破。另外我启蒙的字体也是颜真卿的字体,比较雄扬,有骨有肉,适合写大字。
记者:每一件艺术品,都承载着艺术家某一时间段的思想和情感,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它的原创和不可复制性,由此可见,艺术品对于艺术家来讲,可以说是无价的,可现如今的艺术市场,将艺术品与商品划上了等号,您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冯锦屏:其实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必须具有价值。艺术品的价值,我的看法是在于它的独创性,具有自己的特点,不拘泥于古人。敢于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比如说齐白石,他也是一位篆刻大家,在他之前,没有人想过用单刀篆刻,大家都用的是双刀法。但是到了齐白石这里,他就想为何不能用单刀?所以什么是大家,就是在自己充实的积累上,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曾经有位朋友请我画一幅牡丹,牡丹象征着雍容富贵。我当时就想,为何不能采用山水画来体现。我在故宫参观,就发现琉璃瓦和红墙的颜色,搭配起来非常华贵和庄严。然后我就开始想为何我不能把这两种色彩搭配到我的绘画中去。就进行反复的实验,最后给朋友我的作品,他很惊讶,说哎呀老冯,没有见过山水画能这么体现雍容华贵的。
关于艺术品和商品,我的看法是既然艺术品有价值,那可以作为商品,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作为一个严肃的艺术家,更应该注重艺术价值的永久性,不能盲目的追逐潮流,不能因为说这么画法能满足当前市场的要求,能赚钱,就放弃自己的特色。
记者:有评论说您是一个把儿时的乡村梦幻带进联合国艺术殿堂的人,一个获得“联合国世界和平教育奖章”的艺术家,一个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赞誉: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的艺术家。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成就的呢?
冯锦屏:当时参展的时候是什么金奖银奖,我记不清了,说实话,作为江苏省唯一参展的作品,自己还是感觉到挺自豪的。而且还能借此让大家了解中国的书画,能了解到我们的城市连云港。感觉还是很高兴的。
冯锦屏与记者阎晓明在冯锦屏刚刚创作完毕的作品前合影
记者:您探求书画印四十余年,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艺术之路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的,那您对未来有什么展望?
冯锦屏: 西方其实不是很认同中国的书画艺术,所以我想中国应该要更多的出现具有自己独创性及风格的艺术大家。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带动地方的艺术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前进,积极的参加国际文化活动,好让中国的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书画艺术,认同中国的书画艺术。
记者:那冯老师,最后问一个问题,您接下来的工作有什么安排?比如说举办画展,出书等等?
冯锦屏:暂时还没有什么打算,要说想做的事,那主要还是在艺术创作上面,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记者手记:
有评论说:冯锦屏是一个把儿时的乡村梦幻带进联合国艺术殿堂的人,一个获得“联合国世界和平教育奖章”的艺术家,一个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赞誉: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的艺术家。他让中国的书、画、印艺术在国际艺术田野里开出绚丽灿烂的艺术花,是中国文联为2008走进奥运,推向世界出版的《海内外中国书画艺术当代名家二十人》集中最年轻的一位。一个被大众认可的民间艺术大师。然而通过今天的采访,我更多的感觉冯老师是一位真挚的人,一位淡泊名利的人,一位坚持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不懈前进的人,一位想把国家的艺术推向世界有着远大抱负的人。
人物简介:
冯锦屏,字茂畅,号琴砚斋主。1957年4月出生于连云港市海州古城,中国著名书法家。为电视台写了大量的书法字幕。学习探索诗书画印四十余年,书法作品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多幅作品被纪念馆、人民政府及外国驻中国大使馆悬挂收藏。书法获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世界和平美术展览金奖,55周年银奖。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署证书,2006年9月江苏电信《冯锦屏作品选》书法卡一套四枚在江苏发行。
中国外交部所属《世界人文》画报社2006年第十期将冯锦屏作为封面人物向世界文化联盟推荐他的艺术成就,长期以来为宾馆、寺庙、书籍、碑林等题字。作品拍卖捐给希望工程。书法获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金奖,走进新加坡——中国书画家精品展金奖,香港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金奖,第九回大韩民国东洋美术大展银奖(中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