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山水画和人物画的创作方面自成一家。先生的画,用笔苍劲有力、力透纸背,风格泼辣、奔放,整体画面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他的作品在立、奇、达的意境中透出一种险中求稳的中和之美,在常与变、奇与正之间找到一种精神平衡。这种艺术境界都需要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人所追求的画品与人品相通的境界。
先生创作时强调色彩与线条的应用,使色彩块面的冷暖浓淡以及线条的粗细相间等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汇集彩色与水墨的双向互补作用,使作品产生强烈的画面效果,给人以浓郁的美感。
先生为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其主要特色是“画人不见人”。作者用细致的笔触,将画面上的烟缸和茶杯中的袅袅余烟呈现得活灵活现、生动逼真,仿佛画中的人物刚刚离开,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幅画的标题采用了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一文末尾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以此赞扬伟人邓小平。整幅画面用生动含蓄的表现笔法体现出万先生对古典文学的深透领悟和恰如其分的运用。画面中色彩浓淡相映,充满了闪烁的光彩。线条应用极具张力和感染力,既有健硕的直线笔势,又有柔韧的曲线笔势:线条之间的连接处,先生以直线笔势形成折角,转笔的地方采用曲线笔势,使线条之间的连接形成圆弧,这些又采用了跳荡的光合驱动的笔势,以断续笔法,产生一种流动的光感,绵延的旋律展示了独特的墨彩逻辑,使画面动静结合,呈现出生动、丰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万树先生有一次在天台山参加笔会时,于天台山沿溪而下,见左右的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溪畔周边大小不等的碎石和巨石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山中景色可谓移步换景,如诗如画,令人留恋往返。先生遂停留在此,于群山的怀抱里汲取营养,创作出了不朽的时代画卷《珍珠滩畔是我家》。在画面上,作者用大面积的深重墨色与前景的红树暖色形成对比,以暖黄色点缀在山间作过渡,使整个画面为山石云雾所笼罩,起到了虚实相应的艺术效果。表面上看似率性而为,实则是作者功底深厚、构思巧妙的表现。他准确地抓住画面中的物象,采用细腻的笔触,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间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物象的质感和动势,使整个画面明快而有刚劲,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先生善于画树,往往以森林中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的树木为对象,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笔法,将大自然中最普通的枯树身上所保留的顽强精神和勃勃生机展现出来。同时,作者在对枯树的造型表现上极其夸张,总是把树枝拉得很长,以表现自然生命力的顽强旺盛。这种打破常规的构图处理方法,正是先生艺术境界的体现,他在赞美这些被伤害的枯树的同时也是在“以树喻人”,这也是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崇高的立意之处和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关键所在。
万树先生现在已年过八十,却仍在坚持创作。艺术的创作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之中,成为他生命的重要部分。他就像一支永不凋谢的花朵一般,在书画艺术的花海里尽情绽放,越开越美。衷心地祝愿万树先生艺术之路长青,艺术之花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