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确认良渚外围水利系统的11条水坝之后,近年来考古人员采用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又新发现20余条水坝,基本揭示出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11月13日,在第二届“良渚论坛”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在介绍良渚遗址考古研究工作时说。
良渚遗址是古城、水利系统及郊区聚落的集合体。近年来,其在相关考古领域又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从1936年“考古人”施昕更调查的13处遗址开始,历代考古人对遗址核心区平原地带逐年开展全覆盖式的深度勘探,使良渚遗址群的遗址点增加到350多处(含水坝)。
目前,该遗址群的分布框架结构已比较清晰,相关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
在良渚文化早期,聚落产生了明显的等级分化,各小型聚落都利用山前地貌进行改造,但遗址群不存在统一规划,表现出分散的多中心模式。到良渚中期,在遗址群的中心位置,开始统一营建莫角山、反山等大型礼仪空间,其与三面山体保持了大约3公里的统一距离,显示了居中而建的规划理念。到良渚晚期,又持续营建城墙、外郭,形成结构完备的良渚古城体系。
陈广胜说:“这些研究成果,证实了良渚遗址群结构在不同时期一步步迈出的革命性变迁,体现了早期国家社会组织产生和演变的清晰过程,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教科书式的样本。”
良渚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充分利用良渚研究院平台,深入开展良渚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比较研究,逐步构建良渚文化研究体系,已出版各类书籍600多种。
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姝介绍,良渚遗址是点多面广的超大型土遗址,保护管理挑战大、难度高,“为了提升良渚遗址全域系统性保护水平,我们以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持续开展文物安全365行动,围绕‘发掘—保护—研究—利用’全生命周期,研发打造‘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平台,用数字化和高科技手段建立了大遗址综合保护的‘最强大脑’”。
据悉,在本届“良渚论坛”期间,国家文物局将向良渚授牌设立“良渚国际考古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良渚在考古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目前,“良渚论坛”形象标识——“文明之眼 融汇共生”已确定。其核心图形源自良渚文化重要标志——“神人兽面纹”的一部分,是良渚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