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陈政 (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出版人。原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各地频频发力,江西频频发力,作为江西省省会的南昌,自然要当好“排头兵”!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南昌要开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昌段)”的建设了,必须是大手笔!
让赣江融入长江水系,将赣江作为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来进行书写,是地理事实,更是一次思维层面“冷眼向洋看世界”的视域展开。
她标志着作为江西省会的南昌,在“思想解放”的大道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她还标志着作为江西母亲河的赣江,从法理和认知上终于有了自己的皈依:她是祖国长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是一个超大型的历史文化工程,也是南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地学者很早就提出了要将鄱阳湖水系与长江水系融为一体来进行研究论证的观点,认为,长江水系主干之外,两条重要的河流注入,为长江浩荡东去,加了油、鼓了劲。一条叫汉江,还有一条就是赣江。
汉江由于直通长江,早已被认定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赣江,则因为经过了鄱阳湖这个水系调节枢纽,又与江西的其他四条流进大湖的河流共同流向长江,被认定为内陆河流,与海洋无甚关系。
其实不然。
赣江是江西省的母亲河,也是长江水系中的重要支流之一。它发源于赣闽边界的武夷山西麓,流经江西省境内,最终汇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而鄱阳湖则在江西省湖口县注入长江。因此,赣江与长江的关系,主要通过鄱阳湖这一重要的湖泊来实现水文连接。
历史上,赣江曾经是连接中国南北的重要水道,有“京广大水道”之称,对江西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赣江的航运价值依然显著,江西省水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工程——赣江部分航道整治工程,提升了赣江的运力,远期运力将达到3000吨级,并有望纳入浙赣粤大运河,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发挥其水运交通要道的作用 。
此外,赣江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江西九江作为赣江与长江交汇处的重要城市,历史上曾是全国重要的货物调剂中心之一,扼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之交和南北物流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南昌作为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其发展也与赣江的航运和水资源紧密相关。
综上所述,赣江与长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文连接、历史航运价值,以及对流域内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上。随着赣江航道的进一步整治和浙赣粤大运河的规划实施,赣江作为长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发挥其在区域交通和全局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任何意义都必须依靠符号才能得到呈现,而风格意义又必然是符号文本中的核心概念存在。
是风格,就要有“符号风格”。长江国家公园南昌段的符号风格应当是,也必须是“历史文化记忆”。
——记忆,越来越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主要形态,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域的特殊“文化消费”对象。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从历史文化记忆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不仅对长江流域丰富文化资源有重要的保护与利用价值,更是对长江文化内涵的系统阐发和时代价值的深入挖掘,有着非常丰富的时代价值。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与黄河一起,形成了“江河互济”的文明形态,让“大江大河”的符号巍然确立。这种文明形态已然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标志性象征。
有学者归纳出“记忆”的三大功能:
一是“消费”;二是“摆谱”;三是“反思”。
从文化经济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大型的标志性文化符号,都需要有强大的学理支撑。因此,让关心“意义表达规律”的符号学,与关注“意义表达特点”的风格学互相呼应,应该是“描述一个真切的过去,并且为我们向未来的飞跃提供坚实的支点。”
而“记忆错误综合征”的“预防保健”工作,应该同时提上议事日程,予以高度重视。
记忆错误综合征一般有以下四种表征:一是“完全性失忆”;二是“选择性失忆”;三是“错忆”;四是“记忆伪造”。
第四点最值得格外警惕!
南昌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南昌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记忆。这些历史文化记忆的保护和传承,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避免掠夺性开发或保护性衰败的问题。同时,要增强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提高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度,构建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实现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
在“长江国家公园南昌段”的规划中,千万不要忘记“听觉记忆”这一重要元素。
长江有了赣江的融入,更加奔腾、更加浩瀚、更加排山倒海;赣江与长江在符号学意义上的胜利会师,也一定会突破观念上的自我封闭,心理上的万水千山。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昌段,其底层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1.厘清国家目标与区域特色的双重使命。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应该旨在通过确立和传播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象征,强化中华文化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传播力、影响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特别是南昌段,要在国家需求与区域特点的交叉定位中体现出江西自己的历史文化亮点;
2.注重文化传承与符号创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文化创新的探索。南昌段作为长江文化的一部分,应通过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级IP,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情感叙事结构和“地理媒介”能力;
3.强调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强调“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南昌段的规划和建设同样需要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一并考虑九江长江国家公园的协调统一,凸显赣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形成世界性的文旅品牌和长江旅游目的地;
4.文化空间营造:围绕“以城市文化空间营造促进长江文明传承”,南昌段可以构建“战略性+普惠性”文化空间体系,谋划多层级、多类型文化战略功能区,如中国赣江博物馆、赣鄱文明之心等;
5.经济社会发展;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保护利用长江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南昌段”+“九江段”的介入,势必带来一个全新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6.文化认同与文明互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和文明互鉴,通过保护传承长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和长江故事,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7.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古与今”“水与人”“形与魂”“点与线”“内与外”的关系,确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昌段的建设既符合历史传承,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这些底层逻辑,南昌段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能够更好地体现国家文化公园的总体目标,同时发挥区域特色,促进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与地方性实践相结合,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以讲好赣鄱故事来弘扬长江文化,激活文旅资源,服务人民群众。最终目标是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让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是长江文明和赣鄱文明的重要承载地,传承弘扬推广长江文明和赣鄱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是南昌的使命与担当。
千年难遇。南昌要主动积极作为,遵循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国家化与本土化”“有形与无形”“传承与弘扬”“建设与留白”等五对关系,将长江文明转化为城市精神动力,助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舞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