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我国传统的曲艺艺术,从清末咸丰、同治年间形成到现在,相声的历史已经将近二百年了。说到相声,回顾相声的发展轨迹,历经百家争鸣、登堂入室的鼎盛时期;也曾历经曲折,一度被束之高阁。相声的传承以师承为主,别具中国传统特色,也因此,相声的历史更是绕不开每一代相声大师的传承、创新与推动。纵观相声世家, 唯侯氏、常氏、马氏堪称中国三大相声世家,以家族传承和别具特色风格的流派形式,成为我国民间艺术发展史诗中无法忽视的璀璨星辰。
(相声大师常宝霆老年照)
其中常派相声继往开来,独具创新,坐拥国内多个“第一”和“唯一”,是相声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对相声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极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传承更需要了解先贤,懂得先贤,方才有机会成为先贤。今天,带大家一起走进低调的常氏相声家族,以首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传承人” 常宝霆为典范,深入探索常氏家族以及一代宗师常宝霆是如何“炼成”的。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
回望一代宗师的成长之路,窥见我国相声艺术发展的跌宕起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声“说学逗唱”,是一门结合语言、表演、声音技巧等的综合艺术,需要从小练起,打好“童子功”基础。常宝霆从4岁开始练习“贯口”,5岁在父亲常连安和兄长常宝堃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相声。自常宝霆记事起,就是日复一日跟其他兄弟,分别在不同的屋对着窗户纸练贯口,连着练习几个小时都是常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河边喊嗓子、练身段,一遍遍的听唱片学习只是基础,父亲常连安非常注重孩子们从小对艺术感知力和审美的培养,常常带着这群“蘑菇们”去看京剧看电影和戏曲,不仅培养他们的艺术的眼光,耳濡目染不同艺术载体的精髓,也为他们未来相声之路打下基础。
(常连安与四个蘑菇儿子。左起四磨姑常宝华,二蘑菇常宝霖,常连安,小蘑菇常宝堃,三蘑菇常宝霆)
常宝霆也在父亲常连安1937年创办的被誉为相声界的“黄埔军校”的相声剧场“启明茶社”内,频繁演出,与常连安和常宝堃(小蘑菇)、白云鹏、金万昌、骆玉笙等曲艺名家同台表演,积累了大量的舞台经验和近百个相声段子,如《抡弦子》《学坠子》《不同风格》《大相面》《打面缸》等,逐步成为一名独挑大梁的相声大角儿。只要有他在,几乎场场爆满,因此也被破例提为和“成年名角儿”拿同样的“整份儿”(高分数、高薪酬)。
1938年,还不到9岁的常宝霆与父亲常连安、大哥“小蘑菇”常宝堃一道,在天津著名的“什样杂耍”(综合节目)剧场——“小梨园”登台献艺。常宝霆后来回忆起首次荣登大台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当时真的很紧张,主要是怕给父亲、兄长丢脸。但是我对自己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小梨园的观众大多是非富即贵上流人士,末代皇帝溥仪也常是座上宾,纵使常氏父子已有盛名,但对孩童的常宝霆能否“撑起场子”仍持有怀疑态度。刚上台,大哥常宝堃就即兴对问常宝霆:“你跟着上来,会说相声吗?”小宝霆嘴角微翘:“不会说我干嘛来了?”引来台下哄堂大笑,掌声如潮,常宝霆首秀便一炮打响,成为“挑帘红”,并获得 “三蘑菇” 的艺名。从此,常宝霆正式开启他波澜壮阔为相声奉献的一生。
(左图:常宝霆9岁首次登台‘挑帘红’。
右图:‘常宝霆80寿诞暨从艺70周年纪念演出’表演现场剧照。从左起常宝丰、常宝霆、王佩元)
1938 年至 1948 年这十年间,不仅是常宝霆成长之路,更是成角之路。不仅夯实了常宝霆的童子功的艺术功底,更是找到了自己的舞台“灵魂搭档”,并汲取各方名家大师经验技,打造出独属于常宝霆风格的常氏相声。
1942年,12岁的常宝霆拜师姑父郭荣起,受到系统性的指导和不同风格的艺术熏陶,尤其是郭荣起贯口的灵活应用、浓厚的相声韵味、表演中尺寸和火候的恰到好处,为少年的常宝霆在 “说学逗唱” 各门技巧的运用上打下了又一层扎实的功底。
1944年,常宝霆涉足电影,和四弟常宝华拍摄了电影《花田八错》,因为出演的很出色,导演又专门为哥两个其父常连安量身制作了电影《锦绣歌城》刻画了两个农村小孩在出门找爸爸(常连安饰)过程中,闯京城、看京戏,引发了一系列滑稽可笑的故事。影片深受欢迎,一时轰动全国。启明茶社门外总有来围观的观众来看这两个“小明星”。
(左:常宝华 右:常宝霆)
1944 年,14 岁的常宝霆与 24 岁的白全福结为搭档,两人在艺术上各有所长,常宝霆外型俊秀、聪慧伶俐、嗓音清脆、口齿清晰。而白全福滑稽醒目、赏人见喜、憨态可掬、热情奔放。两人的表演一个铺得稳、一个抖得狠;一个捧得严、一个兜得紧。两人配合默契、得心应手,成为了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
(常宝霆与白全福是相声界绝无仅有大师级的终身搭档)
1945年到1948年是常宝霆如饥似渴学习、创作的旺盛期。常宝霆不断地拜访京剧、评剧、鼓曲、歌曲等名家,深挖更多各种流派的京剧和曲艺,将其更深一步的带入他的“说、学、逗、唱”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表演风格。
承上启下,做人民的艺术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相声作为传统艺术也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和改革需求。当时的相声仍不乏内容陈旧、低俗之流,与新社会不协调,老百姓普遍认为相声可能要逐步湮灭在历史的滚滚车辙下。但诸如常宝堃、常宝霆这样有志向的相声演员对相声的传承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四处奔走。同年8月常宝霆参加了北京市委举办的文艺界学习班。学习班中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的文艺路线给常宝霆“新相声”的传承与创作新的启发。而对老舍先生的拜访,让常宝霆看到了“新相声”的希望。
1950 年 1 月 19 日,在新中国党中央支持下,11人 “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诞生了,20岁的常宝霆任改进小组副组长,与老舍、侯宝林、孙玉奎等艺术家一起拟出相声改进方案,对传统相声进行了改良。1950 年 5 月 28 日,北京市第一届文代会召开,常宝霆在相声大会演出了《假博士》《不离婚》《婚姻与迷信》《乱形容》等新编相声,揭露讽刺了旧社会、旧风俗,歌颂了百姓的新生活和精神面貌,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常宝霆此次的创作及表演拉开了新中国相声历史的帷幕,也为“新相声”的发展创作打下了样板。
(以常宝霆、侯宝林为主的相声艺术家们与电影导演谢天讨论相声段子)
1951年,是常氏家族最难以忘却的悲痛日子。4月23日这一天,常宝霆的长兄小蘑菇常宝堃去朝鲜慰问志愿军壮烈牺牲,一代相声巨星陨落。家中次子的常宝霆化悲痛为力量,扛起了常氏相声的领军人物的大旗。转年8月,常氏家族从北京移居到相声繁荣地天津,常宝霆帮助父亲,新上任的团长,常连安建立新中国第一个国有艺术团——天津曲艺工作团(后改为天津曲艺团)。这一时期,常宝霆在天津市曲艺团担任主演奔波在全国各个剧场,并去往前线为抗美援朝志愿军、人民解放军等表演;深入基层为群众开展慰问演出,被亲切称为百姓的“人民艺术家”。
(三蘑菇常宝霆(左)与大哥小蘑菇常宝堃(右))
在这期间常宝霆同时还不断创作新相声。他认为创作源于生活,需要反映时代解读时代,多次深入工厂、农村、部队体验生活。他创作并演出了《我爱乒乓球》、《水车问题》、《我爱体育》,(60年到80年末)等新作品高达50多个新段子。他与投递员一起骑车送信数月,创作并表演了歌颂邮递员的新相声《万无一失》。在大庆油田深入体验生活后,常宝霆创作并表演了《油田战歌》。1979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相声纪录片《笑》选中了他创作并表演的科技相声《一枝新花》,受到一致好评。
同时为中国的曲剧创作和表演的发展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1952年,常宝霆与天津曲艺团创作了新艺术剧目--曲艺剧(简称曲剧)。常宝霆领衔主演的曲剧《家庭问题》《儿女亲事》《检举》《生日》《柳树井》,《技术员来了》,《姐妹俩》、《夫妻关系》,《葡萄烂了》,《中秋之夜》,《母女俩》、《挑对象》、《家务事》,《新事新办》等反映社会新气象的作品,大受欢迎。1952年国庆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常宝霆主演的新曲剧项目《新事新办》与梅兰芳等曲艺大师同台竞技,并斩获音乐创作一等奖,演出三等奖。一时间掀起一股“曲剧”创作运动,涌现出许多经典佳作。
(常宝霆主演曲剧《新事新办》左常宝霆,右小映霞)
1962年初冬,常宝霆及常家祖孙三代汇集天津音乐厅参演“纪念常宝堃烈士逝世十周年”的常氏相声专场,并荣获中国人民政府颁发“常氏相声世家”的牌匾,这是官方对常氏相声的认可,亦是对相声事业传承发展的期许。次年,在全国青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常宝霆与马季、“电影刘三姐”扮演者傅锦华一同为周总理等领导人即兴表演《刘三姐对歌》,受到以周总理为首领导人们的认可和全场雷动的掌声。下场后,周总理与常宝霆握手会面,感谢常氏家族相声为人民带来的欢声笑语。这珍贵的一幕被记者记录下来,成为常宝霆和常氏相声事业中的珍藏。
(1962年周总理在常宝霆等演出后会见演员。左起周总理、常宝霆、傅锦华、马季)
1963年的四清运动开始,相声发展受到冲击。1966年连续几年,相声演员被派去说“对口词”“三句半”,常宝霆也被派去人民副食店工作。此时我国的相声这一艺术形式开始销声匿迹。视相声为自己生命的常宝霆不甘于此艺术就此消失,1970年常宝霆与曲艺团领导商量决定创作一段符合时代要求的相声段子,打响在全国恢复相声艺术的第一枪。随后 ,天津食品二厂的猪成为了创作目标,常宝霆在两年之内多次往返其厂并体验生活三个多月。在此期间,常宝霆凭借深厚的相声功底和经验,以相声的框架为基础,巧妙地关联起与猪有关的包袱和贯口,并亲自命名这段相声为《挖宝》。在这创作期间常宝霆还从厂中培养出了两位工人相声演员,通过两年的努力《挖宝》并终于通过审核正式问世。
1972年,在天津市党政军民联欢会上,《挖宝》第一次试演。1973年国庆,经文化部门批准,《挖宝》在天津电视台播出,作为文革运动后中国第一个新相声出炉,掀起了全国创作新相声的热潮, 随之全国涌现了大批新相声作品,使相声这一艺术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回到舞台上。 《挖宝》被誉为文艺复苏后的里程碑式作品。
(常宝霆和徒弟王佩元表演相声《挖宝》)
1983 年常宝霆又一次成为先驱者。他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相声理论研究会——天津市曲艺相声研究会,并担任会长。研究会通过老先生授课、研讨、征稿、演出等形式,对传统相声和新相声进行理论探讨与学术交流,深入分析相声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组织了一系列相关活动。这一举措带动并掀起了全国相声演员和学者对相声理论的研究热潮,促进了相声的学术发展,对相声艺术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987年常宝霆应邀到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进行中美文化交流演出。常宝霆和白全福担任每场晚会的“攒底”,演出《卖布头》、《改行》和新编节目《挖宝》。同时。常宝霆、常宝华、吴兆南,共同出演了三人相声《一字一将、一升一降》。常宝霆的演出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世界日报》、《华侨日报》、《联合日报》等媒体的宣传铺天盖地。还有报纸评常宝霆与白全福的演出:“获得满堂彩,均极自然。充分表达了“相声最高意境,观众一饱耳福”。特别是在表演《挖宝》时常宝霆用“逗哏”、大段“贯口”一气呵成,被业内外称之为经典。这一次的赴美演出交流,将中国曲艺文化传播到海外,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的经典艺术。
(常宝霆赴美参加中美文化交流演出后,与部分演员和海外组织人员合影
左起郝爱民、吴兆南、魏喜奎、常贵田、常宝霆(半蹲)、常贵瑞媤(常宝霆女儿/主持人)、常宝华(右侧大褂))
以“新”常新,不忘先贤之志
1993年,常宝霆潜心整理挖掘分析相声理论材料,为相声的学术发展研究贡献己力。关于相声未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常宝霆饱含期许:“中国“相声”的产生受到时代背景,艺人地位和中国民俗文化,历史渊源等方面的影响。从市井文化低俗技艺的“使口”,到走向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大雅之堂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相声人的共同努力。常连安开办的启明茶社提倡文明相声,把相声演员从“撂地”请上舞台,杜绝荤段子、臭活,就是对相声发展的一个极大推动和进步。未来相声何去何从,相信年轻一辈相声演员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常宝霆曾说:“社会在发展,相声也要随之进步,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可以一成不变,很多老节目已不适应新时代观众的口味,如果不自己创作就没有节目可演。求新创新也是常氏相声的特征。”他的许多作品和表演总是让人耳目一新,他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紧跟时代步伐更彰显一代人民艺术家的优良风范,这也是常宝霆在相声舞台上几十年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
(常氏相声专场演出后全家留影。左起常宝华、常宝珊(主持人)、常宝霖、常贵升、常宝霆、常贵田,前排常宝丰、常连安、常宝庆。)
2008年,常宝霆荣获首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传承人的殊荣。
2013年,常宝霆荣获“中国曲艺牡丹终身成就奖”。
常宝霆享有的这两项殊荣,彰显了业内权威人士、相声同仁、众多相声理论研究人员对相传的艺术的了解和定位的精准。 对于常宝霆来说也确为实至名归。
(2013年,常宝霆荣获“中国曲艺牡丹终身成就奖”登台领奖)
如今,新一代的相声演员与艺术家们怀揣着对相声的热爱,肩负着传承的使命。在此,希望大家铭记先驱的贡献,为相声艺术的发展齐心协力、携手奋进,让中国的相声艺术得以永久传承。